☆、正传:讲武堂(一)(第6/8页)
孟剑卿左足在地上一点,纵身掠出,直取凌峰的坐骑。
燕王不觉喟叹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司马教习,看来你的学生都学得很好啊!”
司马教习面有得色,欠身答道:“承蒙王爷夸奖了。”
凌峰正与关西激战,不防有人会偷袭他的坐骑,冷眼瞥见,却一时腾不出手来。
但是孟剑卿这一刀被人拦了下来。
孟剑臣斜斜刺出一枪拦下了孟剑卿,似笑非笑地道:“我就猜到你会偷袭。”
孟剑臣的长枪一抖开来,红缨乱点,寒气扑面,孟剑卿一连几个后空翻方才退出长枪罩住的空间,一伍自两侧插进来护卫郭瑛的白队士兵,迎上了孟剑臣的长枪,而孟剑卿则跃回马背,挥刀截击杀进来的几名黑队士兵。
郭瑛突然一挥帅旗,他身后的司鼓手击响了大鼓。
自秣陵关上望去,夹击凌峰后军的白军左右两队,突地散开来,有如两片花瓣徐徐开放,自顶部合向蒂部,将混战的双方人马全包裹在里面。
郭瑛抽出了长刀。反击的时刻已到。
也就在这时,小山包后,突然冲出了一枝著红色盔甲的人马。
郭瑛和凌峰大出意外。今日讲武堂演习,何等郑重的大事,关防严密,方圆数里内,连居民都已暂时迁走,如何会冒出这样一枝人马来?
那枝人马一出现,也不分黑队白队,一概冲杀过来。仓促之中,郭瑛令司鼓手击鼓传令,将围困黑队的左右两队散开来先挡住这枝不知从何而来的人马,凌峰以号角收拢本部人马,正赶得上迎战冲破白队人马杀近来的那枝红队的先锋。
至此大家都已发现,这枝红队所用的刀枪也均是未曾开锋的。
再迟钝的人也该明白,这仍是演习,不过对手换了而已。
秣陵关上,讲武堂的教习们原以为这场突袭是太子的安排,但见太子的错愕神色,已经明白,这必定是燕王的安排,要看看讲武堂的学生临场应变的本事究竟如何。至此,观战诸人,满意地看到,郭瑛与凌峰的两队人马,面对这场遭遇战,经过最初的混乱之后,很快镇定下来,郭瑛集拢队伍稳守中军,凌峰自侧翼冲杀出去,截击红队的后军——正是郭瑛刚刚用过的战术。
燕王举起了左手。身后随从吹响号角。
红队开始后退。讲武堂的收兵锣声也已响起。
燕王笑着向太子道:“大哥,我看中了几个人,问你要成不成?”
太子摆手道:“别问我,只问蔡本。”
蔡本躬身答道:“能够得到王爷赞许,是讲武堂的荣幸。除了兵部已发出任职令的学生,其余都可任王爷挑选。”
燕王大笑:“讲武堂的一期生还得到岁末才毕业呢,兵部这么早就看中的人,想必也正是本王看中的吧!好,本王不让你为难,自去与兵部打官司。你只管派一名教习随本王去点人!”
燕王一边说一边举步。太子也随之准备动身。
但是阶下一名扈卫的军官伸手一拦,微微弯腰,轻声说道:“太子殿下,王爷,请稍候。”
那军官居然伸手拦路,太子和燕王诧异地扬起了眉,询问地看向蔡本。蔡本摇头表示不识。太子的一名属官赶紧过来解释道这是兵部派过来的观战军官中的一个。
那中年军官淡眉秀目,气度闲雅,换一身衣服,绝看不出他的身份。太子属官解释之际,他微微弯腰的姿势始终未变,重复说道:“太子殿下,王爷,请稍候片刻。”
秣陵关下,讲武堂的杂役正在将受伤的学生移出战场,观战的各位教习已陆续下了秣陵关前去探询。看不出有什么异样的情形。
太子与燕王打量着这名军官,等着他说出稍候的理由。
那军官低垂的袖口中略略滑出一片腰牌,虽然转眼间便已收了回去,太子与燕王心中仍是大为震动。
这军官原来是锦衣卫千户。
论官职,这名千户在他们面前算不得什么;但是锦衣卫……
即使是太子与燕王,也不能不对洪武帝譬之为护家恶犬的锦衣卫另眼相看。
那千户仍是微微弯着腰,轻声说道:“卑职沈光礼,奉皇爷诏令并受指挥使陆谦之命,扈卫太子殿下与王爷检阅演习。请殿下和王爷最好不要下秣陵关,要见何人,由卑职去传唤。”
太子与燕王互相看看,转过头打量着秣陵关下的战场。
没有什么异样啊——
但是孟剑卿转身时看见两名杂役去抬倒在地上的公孙义之际,突然觉得其中一名杂役的手上有什么东西在日光下闪耀了一下,他心念一动,大喝一声:“慢着!”
那两名杂役之中,一名茫茫然抬起头来看着他,另一人却仍是将手伸向了公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