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震惊,他竟然又(第2/3页)

更尖锐的评论如:“每一帧都是唐风美学?不,3亿投资只烧出个PPT展览”。

最犀利的当属某专业影评人的长文批评:“黄金铠甲裹着空洞的灵魂——当《菊花台》把经费都熔成龙袍时,故事早已被绞死在绸缎里了“。

不过,除了【电影之家】等少数平台外,这些负面评价很快就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赞誉声中,看不见踪影……

在《菊花台》票房高歌猛进的背景下,首周2亿、次周1亿的亮眼成绩让行业为之沸腾,其总票房迅速突破3亿人民币大关,成为首部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国产电影,甚至与好莱坞大片《蜘蛛侠》的票房纪录分庭抗礼。

媒体纷纷预言它将冲破4亿天花板,成为华夏电影工业化的标志性丰碑。

然而,当狂热的市场情绪逐渐冷却,影片的票房走势却急转直下——第三周单日票房突然跌破千万,最终仅收4000万,较前两周断崖式缩水60%。

这种反常的暴跌令无数影评人一愣,紧接着,他们意识到这部《菊花台》已经呈现出后劲不足的隐患了!

过度依赖宣发热度与视觉奇观,却未能以扎实的叙事留住观众,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口碑发酵……

【豌豆电影网】、【影迷之家】等地方的虽然影评的评分从8.9落到了8.3,但评论区,依旧是好评一片。

而【电影之家】、【快博】那边,却不地涌出了一个个影评人的中肯评价,著名影评人刘家胜尖锐指出,当鎏金铠甲的光泽褪去,空洞的权谋剧情再难支撑票价!

除了电影本身后劲不足的问题外,68元的IMAX高票价和大部分48元的普通票价也严重阻碍了普通观众的观影热情……

俨然,仿佛是一场“虚假繁荣”的破灭!

仿佛在验证着这部电影的“虚假繁荣”,到了8月底,《菊花台》上映21天时,第四周的预售数据已跌至惨淡水平。

部分偏远地区的放映厅甚至出现一场只有一两名观众的冷清场面,热度,渐渐消逝……

第四周的日票房,从首映日的4000万人民币,最终跌至200万人民币的日票房……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议论《菊花台》票房的时候,另一部消失在公众视线中的电影《功夫篮球》再次引发关注。

该片上映一个月总票房突破1.1亿人民币,这个数字看似平平无奇,但若按观影人次计算,全国接近1100万次的观影量,竟缔造了华夏电影观影人次的新纪录。

相比之下,《菊花台》3.45亿的总票房,按平均50元的票价折算,观影人次约为690万次,与《功夫篮球》1100万人次的观影量相比差距显著。

更令人意外的是,《功夫篮球》的上座率依然维持在30%左右……

毕竟10块钱的超低票价还附赠一杯冰镇可乐,在炎炎夏日里,观众们既能享受影院冷气,又能收获欢乐,何乐而不为呢?

8月30日……

一波来自海外的消息,亦让慷慨激昂的华夏电影工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菊花台》与《王之盛宴》在8月20日以后,相继在多国陆陆续续上映……

《王之盛宴》大家期许并不算高,毕竟华夏本土票房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但,被所有电影人寄予厚望的《菊花台》在海外市场的票房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

在北美等海外市场反响平淡,西方媒体多认为其“过于炫目而叙事薄弱”,虽然李正涛已经用《哈姆雷特》叙事了,但,核心的中西方文化融合,却导致了电影剧情内容过于割裂,最终,表现大失所望……

首映10天,北美地区票房,仅拿下了300万美元票房……

亚洲其他地区票房略高,350万美元左右……

欧洲/其他地区虽尝试过放映,但票房表现惨淡,最终只能匆匆下画。

海外总票房不足内地市场的三分之一,与《秦》在海外创下的1.2亿美元票房相比差距悬殊。

作为《菊花台》最受瞩目的海外市场,本应是收回3亿成本并实现盈利的关键,但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华夏电影工业标杆之作,却陷入了连成本都难以收回的尴尬境地……

无形中,那不被大导演重视的DVD市场,竟变成了《菊花台》这部电影的最后希望了!

……

8月对华夏电影圈而言是充满戏剧性的一个月。

既振奋,又绝望……

当时间来到8月31日,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华夏电影圈传来一个消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公布了入围名单。

……

8月31日中午。

梁小刚死死盯着【威尼斯电影节】的入围名单,当看到《菊花台》和《王之盛宴》双双入选时,他激动得手指发颤,烟灰落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