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6/7页)

这时,乃娟醒了。

闹钟震天价响,她不得不起床梳洗。

修读心理学的乃娟当然明白梦境与现实之间关系。

上午,她开了一个沉闷冗长的行政会议,下午,她依约到中华女校去。

胡老师立刻迎出来。

“吴小姐,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

走进课堂,只见黑压压人头,四周围都是亮晶晶眼睛,鸦鹊无声。

乃娟简单介绍自己,时间宝贵,立刻纳入正轨。

她轻轻说:“你为甚幺要结婚?结婚,是两个完整的人成为伴侣,不是两人企图互相填补不足。

“在一段婚姻里,任何一方,都不可超支付出,需量力而为。

“还有一点,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婚礼上,不,你要计划的是婚姻本身,不是请多少人观礼吃饭,订哪一件礼服,拿多少聘金。”

乃娟声音温柔但肯定,娓娓道来,吸引全场。

她讲了几个实例,反问少女学生有其幺意见,得到热烈反应。

一小时过去,同学们没有离去意向,课室外站满人,连其它老师都来参加座谈,愿闻其详。

座谈会终于结束,胡老师大为兴奋,“以后得常常举行这种有益讲座。”

乃娟有点倦。

“我最赞成婚姻比婚礼重要部分。”

“一般年轻女性甚至以为婚姻即婚礼,只求婚礼成功,无暇顾及其它。”

“廿余岁结婚是太早了,心智尚未成熟,如何应付艰巨变化。”

“迟婚是好事。”

“但是-生育问题呢?”

“所以高龄产妇越来越多。”

“这又不公平了,四十岁做母亲,人讥老蚌生珠,四十岁做父亲又如何?”

“老当益壮。”

大家呵呵呵笑起来。

乃娟在笑声中告辞。

走向学校停车场,她发觉身后有人。

她警惕地转过头去,看到一个穿白衬衫卡其裤剪平头男子。

有点面熟,是谁呢。

对方赞道:“讲得好极了。”

乃娟谦逊答:“不过是集中了几位专家意见,人家早已着书立论,不过每段际遇都有不同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还得凭当事人机智。”

“秘诀是忍耐吧。”

“我想是,一位太太说过,必需在忍无可忍之际,重新再忍。”

这人是谁呢,是女校的老师吧。

那人见她略有踌躇,知道她仍然想不起他是谁,未免惆怅,因此说:“我是李至中。”

她朝他点点头,上车。

李至中问她:“有空一起喝杯咖啡吗?”

乃娟觉得他唐突。

“呵,”她说:“我还有点事。”

赶快把车开走。

好象在几个不同地方见过这李某,真巧合。

乃娟的确有事。

她约了师傅诉说心事。

谌教授已经退休,看见得意门生来访,十分高兴。

乃娟挽着硕大果篮进屋。

教授斟出香茗。

“这茶里有欲望果,香不可言。”

乃娟捧杯深深嗅闻。

宽敞书房里只有两张沙发一张大书桌,长窗处树影婆娑,紫藤花垂得尺多长,不知名昆虫吱吱呜叫,书房成为谈心最好地方。

教授穿蓝布长衫,梳髻,保养得很好,却绝无意图使自己看上去比真实年龄年轻,份外庄重智能。

她轻轻问乃娟:“仍然没有勇气走到他面前自我介绍?”

乃娟一只耳朵发痒。

半响她才说:“能够看他一眼已经很好。”

教授微笑。

乃娟解释:“在那样英俊可亲几乎完美的他面前,未免自卑。”

“你怎幺知道他性格完美?你看到的不过是表面。”

“从未见过他对老人小孩有一丝不耐烦。”

“那是他的工作,有人一下班就原形毕露。”

“我想他不是那样的人。”

“你把他想得太好。”

“也许是。”

“明天试试走过去同他说话。”

乃娟用手掩住睑,“不,不。”

“为甚幺?”

“我其貌不扬,何必自讨没趣。”

教授微笑,“但愿每个人看自己都这样谦卑。”

“不认识反而好,坐在人群里,他不知道有我这样一个人,我没有负担,随时可以去看他,又能自由消失,大家都不觉尴尬。”

教授温和地说:“平日英姿飒飒的你,竟也会有腼腆的时候。”

“教授,这是一般人口中的暗恋吧。”

“乃娟,你的层次不同,我代你分析:你因为在工作上接触太多怨偶,故此对感情失望,不想进一步发展。”

“真的,原来世上并无美满婚姻,只看当事人可以容忍到甚幺地步。”

“嘘,千万不要说出去。”

谌教授也是独身,她自然是个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