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2页)
小小的少年,坐在简陋船舱的木板上,倚着身后堆叠的行李,认真地道:“分开不是结束。”
遗忘才是。
当痛哭。
他尚年幼,更深的道理也说不出来。
只能用自己在这一路上的漫漫长夜里,看着天上或屋顶,或黑黢黢的山林时,偶尔想起自己梧州沈宅里的阿爹阿娘和兄弟姊妹,却发现他们在脑海里逐渐淡薄——惶恐而生的道理,讲给苏栗听。
他不过是个幼小人类,记忆又快又短,零零又碎碎,因而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忘记。
但是没有关系,他想,或许有一天他不会记得阿爹的胡子和发髻上的花,想不起阿娘笑出细纹的眼,记不住狗腿子是黄狗还是黑狗,红妹的蹄子有没有半截白……都不重要。
只要一想到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微笑,便足够。
苏栗觉得自己被沈杞说服了。
他现在一点都不难过了,倒是想起和红马偷偷分糖吃的光景,又想起初次见到红妹,它瘦骨嶙峋的在月色下奔逃,后腿上带着被野兽撕咬的伤。
后来它的伤口被沈珏用药治好,结了疤,落了痂,重新长出了皮毛,健康起来后甚至赶走了两匹拉车的驽马,自己主动担起了拉车的事。
也不知沈珏都给它喂了些什么,力气一天比一天大,拉着他们不断改造扩大的车厢,脚程比先前两匹驽马还要快得多,也愈发的淘气起来。
那是一个促狭又骄傲的坏姑娘,见不得别的马跑在她前头,一路上若是遇到旁人的马走在她前面,必然要加速越过去才开心,也不管他们在车厢里被颠成了两块腊肉。
就这样的马姑娘,还惹的有人专门找来,愿出大笔银两将她买回。
可惜都被她撅蹄子踹人的架势吓跑了。
想着想着苏栗便笑了。
船舱里一时无声,只有他腿上黄猫闭着眼打着小呼噜。
木船破浪,无桨急驰,直直地冲入一片迷障里。
沈珏早已阖目打坐入了定。青年道长站在船头引路,一路无言。
沈杞探头看外面白蒙蒙的雾障,雾大极了,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境地。他从来也未见过这样浓的雾。
“是法阵。”船头的道长冲着他微笑道:“往后你也要学。”
“法阵造出的雾吗?”沈杞问。
“是啊,这是最基础的法阵,很容易学。”道长说:“过一会儿,就要进结界,那就很难学了。”
沈珏闻声睁开眼,出声道:“结界?”
“有些地方,不允许外人乱入,便设了结界。”
“这样的地方很多吗?”沈珏问。
“听说不少。”
沈杞扭头望了望自己祖宗,又转回去看着道长,主动问道:“有了结界,是不是外面的人就进不去,找不到?”
沈珏也盯着道长,等着他的回答。
道长回答:“是。”
沈杞又问:“那怎样才能找到这些有结界的地方?”
道长转过身冲他们无奈一笑,他尚不知这世上有多少这样的地方,更遑论去找到。这个问题着实回答不上来。
沈杞就不再问,又望了望沈珏,从自家祖宗一张无表情的脸上,看出两分失望。
“祖宗,我以后我学了本事,帮你找呀。”
沈珏微笑起来,问他:“那要多久?”
沈杞垮了脸,扭身扑进沈珏怀里撒娇:“哎,我会好好学的,很快的,我这么聪明!”
船身凝滞了一下,顷刻间仿佛破开了什么,雾疏忽散去,仿佛刚刚的白茫茫不过是一场幻觉,从未存在过。
和风伴着细雨,仿若一下回到了江南春光里。
遥遥远处,隐约能望见一座座海岛,在天边的白云里若隐若现。绵密的雨丝轻洒,海面上荡开圈圈涟漪。
沈珏抱着怀里的孩童,揉了揉他的脑门:“不用你帮我找,好好学本事。”
沈杞没有答应,只说:“我可聪明了,一定行的。”
老祖宗也没有坚持劝说,只当他孩子气的话,并不当真地揉他发顶,揉散了他一头的细软发丝,又重新替他束好。
乖乖趴在沈珏肩头的孩子尚不知这世间还有许多地方,是有法力的人和妖都无法寻踪之处。
以为最难不过是找到那些被结界或阵法封闭所在,找的多了,一定能找到祖宗要寻的人。
也不知寻找本身,并不是简单行走的过程。
那是时时刻刻提着心,吊着胆,怕自己走的快了,把要找的人匆匆越过。
又怕走的慢了,那个人万一化作了浮游,朝生暮死,便遗憾错过。
怕赶不及,怕赶太急。
凭着心口里记住的那人灵魂上的一点气息,硬生生把自己磋磨成一缕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