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过年团聚(第3/4页)

冯信鸥这次没有拒绝。

宋长叙换了官袍穿了一身棉衣过来,许知昼借故离开,留下他们两个人在。

“冯兄,你是来参加会试的么?”

冯信鸥坦然一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宋长叙:“冯兄也没想瞒住我,冯兄要是有什么事可以来寻我,我跟科举之事没有交集。”他没有参与这次科举,所以不必避嫌。

冯信鸥笑道:“宋兄寄给我的书籍帮上我大忙了,我还在看书。”

宋长叙知道这次会试主考官是礼部尚书马大人,他沉吟说道:“马大人任职尚书,好词藻华美的语句,对礼仪,史书比较偏爱,我只知道这些,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冯信鸥心中欢喜,拱手道:“怎会没有帮助,多谢宋兄告知。”

到了京城会试只录三百名,所有举人绞尽脑汁都在琢磨如何在会试中脱颖而出。

陛下不准送礼,马大人也是跟其他的官员保持距离,避嫌,但有的人还是有门道知道马大人喜欢什么样的,他们得到消息后就不会告诉其他的人,把其他人都当做对手。

冯信鸥只是心中有些苦闷,又想着到了京城不去跟宋长叙说一声不好,没想到还有另一层收获。

“马大人为人重礼节,循规蹈矩,冯兄只要不跳出循规蹈矩的圈子,一板一眼的就好,守旧意味着安稳和不变化,以及稳定性。”

这是宋长叙跟马尚书接触后自己推测的脾性,选择马尚书做主考官,明显跟陛下想要的人才有偏向,陛下现在是想要守规矩能干实事,一板一眼的臣子。

宋长叙看不透平景帝的心思。

晚上,宋业跟梁素是知道冯信鸥,待他很热情,冯信鸥在这里吃饭也吃的很好。

临走前,宋长叙拿了一个汤婆子还有一个手笼,以及煤炭递给他。

“冯兄在备考的时候别受寒了,这些是好的煤炭,烧起来没有烟,你拿着。”

冯信鸥:“我来你们家吃饭已经够了,哪能连吃带拿。”

宋长叙塞给他:“那又怎么了,我们多年的情谊,你不拿就是不把我当朋友,拿着吧。”

宋长叙让自家的马车送冯信鸥去客栈。冯信鸥拗不过宋长叙还是拿着上了马车。

“冯公子,您住在哪家客栈?”马夫问道。

冯信鸥报了一个客栈名字,等到了客栈冯信鸥拿着东西下来,马夫就驾车走了。

在客栈住的人同样有跟冯信鸥一样是举人,冯信鸥没有住上房,他住的中房,比较小,经常不见人影,一直在屋子里看书。

冯信鸥拿着东西回去。

有人瞥了一眼,等冯信鸥走后低声说道,“都是好东西。”

冯信鸥拿着东西回到屋子,他让伙计把煤炭点燃,伙计看见煤炭发出疑惑的声音。

“客官都用这样的好炭了,怎么没去住上房?”

冯信鸥笑了笑,“这是好友怕我受寒送我的。”

伙计了然的应一声。

冯信鸥把灌满热水的汤婆子放在被褥里,煤炭摆在一旁,他今晚看完书睡了一个好觉。

以前他醒来后都有几分冷意,汤婆子里面的水还有点余温,若是他自己的汤婆子,在半夜就冷了,他还要忍着冷意把汤婆子放在桌上再睡觉,被褥里的暖气就跑走了一半。

现在这样就很好了,冯信鸥又添了一件衣服去外边买早食。

过年的时候,许知昼先跟梁素一块出门买年货,然后他又去谢府看了一圈,许知辞跟曹琴今早也去买了年货,堆了一地还在收拾。

许知昼看了一眼,“买这么多。”

曹琴:“多做一些香肠和熏肉,腊肉留着以后吃,对了,我做了几坛酸菜,你自己去搬两坛回去,酸菜用来配着面条吃最香了”

看着曹琴满面春风的样子,许知昼问道:大哥开的面馆,他是不是用了娘你做的酸菜?”

曹琴笑道:“用上酸汤了,做点酸菜面,来吃的人也多,还有好几个回头客。”

许知昼:“那酸菜我可要好好的保存,以后每天早上吃面条就当是在面馆吃了。”

许知辞留他下来吃饭,许知昼没应,“我还要回去看他们办了什么菜,我回去吃,等过年晌午我们全家来你们府上吃饭,明年你们再上我们这里来吃。”

许知辞应了一声,“好,你记得把陶陶抱过来,让小月亮看看自己的表弟。”

许知昼回到家里,饭菜还在做,他进去厨房帮忙包饺子。

宋明言在钵钵鸡忙,在他隔壁还有一家卤肉铺子,他看着人卤肉有几分意动,自己照着菜谱学了几手,过年的时候正好卤上了。卤肉,鸡爪,藕片,猪蹄……在宋长叙的强烈建议下,他还卤了猪脚。

他们家买了半头猪,够一家老小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