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命运

宋长叙赶早去上值。宁兴朝是两日一朝。像是西汉是五日一朝,上五天的朝,休息一天。唐朝是十日休沐,但五品以上的官员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等需每日上朝,其他官员按照每月初一,十五上朝。

宋代时,上朝实行单双号上朝制度,部分皇帝甚至在每月仅初五,十五,二十五开三次朝会。

勤政的皇帝会每日上朝,也有皇帝半年都不上一次朝。

平景帝两日一朝已算不错。

这样至少他们这些做官的有喘息之地。

宋长叙还是站在谢安平后面。宋长叙听了几耳朵政事,大多是兵部和户部的事,兵部的军饷今天被萧将军说拖延军饷差点误国。

一顶大帽子就扣在兵部尚书头上。

兵部尚书不甘示弱:“萧将军说这话,臣却不敢认。军饷是从本部发出,但也要户部给才有,户部拖拉跟本部有何关系?”

又把皮球踢给户部。

户部尚书解意远拱手:“陛下所言的军饷臣是交给兵部的,至于萧将军说的多的军饷,户部没有接到陛下的旨意不敢擅自调动军饷。”

萧氏的党羽又闹起来。

平景帝:“此事交给刑部尚书调查,若是萧爱卿想要多余的军饷应该上奏让朕批准,而不是擅自找兵部要军饷,这样至朝廷法度于何地,至朕于何地!”

“煌煌天威,朕为天子,掌万乘之权。岂意萧卿亦欲揽万权?令兵部径直听命于你,意欲何为?”

萧将军脸色一白,磕头抢地,“臣不敢!”

“朕听说你以九驷之车,僭越臣节。你难道还没有不臣之心,或是恃自己为朕之舅,朕之岳丈,欲凌驾于朕之上,视朕如孺子,肆意践踏,罔顾朕之威严,你心中是否存有此念?!”

平景帝趁机发难。

朝中大臣鸦雀无声,宋长叙听着都为萧家捏了一把汗。

萧将军还未反应过来,他看见平景帝起伏的胸膛,还有眼中熊熊的烈火,立马磕头:“陛下,臣绝无此意,陛下饶命。臣是让九匹马拉车了,是臣之过,臣再也不敢了。”

萧定跟着跪下,“陛下,家父知道错了,家父断无此心,忠心耿耿。求陛下宽宥。”

萧邦正要说什么,他还是跟着萧定一起跪下来。二哥还在边疆没有回来,家里只两个儿子在,萧邦是任的闲职。

刘忘生见平景帝没说话,他心思百转,劝道:“陛下息怒,萧将军定不会故意,可能被人蒙蔽了。萧家满门烈士,镇守边疆,陛下还请看在边疆平息的份上饶了萧将军这一回。”

刘忘生一说话,依附他的党羽立马随声附和。

宋长叙位低,没人看他们。再者他们入了翰林院,首先要看谢安平的脸色,翰林院向来是清流。

平景帝今日是借机发作,他知道想要扳倒萧家还远,看见萧家父子跪在地上,他神色冷漠,依着刘忘生的梯子下。

“朕念在边疆之功饶你一回,以后萧卿要守臣礼,不要再做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但僭越之罪,还是要惩罚一二,不然人人都可以冒犯朕。”

“萧卿意下如何?”

萧将军咬牙:“陛下说的对。”

“那就杖三十吧。”平景帝轻描淡写的说。

杖三十对武将来说不算什么,但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这就有些难堪了,更何况他最是看重自己的脸面。

萧将军脸上的肌肉抖动了几下,心里生了悔意,他不该自持军功僭越坐九匹马拉车,是他太轻率了。

萧定拱手:“陛下,臣身为人子,愿替父亲挨三十杖,望陛下恩准!”

宋长叙侧目望了萧定一眼。萧家的嫡长子,果真是……

平景帝神色莫测,“准了。”

萧定卸下盔甲,在金銮殿外准备受刑,在众目睽睽之下,萧定也免不得觉得耻辱,他深吸一口气,打算不露半点气息,不能让人看萧家的笑话。

一个小太监从金銮殿内出来,笑眯眯的说:“国舅爷,陛下说带您去天牢行杖,您跟奴婢走吧。”

萧定眼眶一热,知道陛下是在给他体面。

他抱拳:“多谢公公。”

“国舅爷折煞奴婢了。”

到了天牢行杖,虽有痛意,打的皮开肉绽,但萧定在军中多年,他知道这伤只是看着唬人,实则没有伤到内里,养七八天就见好。

行杖的人是禁军,听从陛下的话,自然是陛下吩咐让他们打的这般轻。

萧定心中更是愧疚万分,觉得自己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另一边散朝后,宋长叙就去了盘龙殿。平景帝正在看奏折,在宋长叙看来,平景帝确实是一个勤政的皇帝。

他没有把太多时间花费在其他的事情上,基本上都是批阅奏折后,来福送上吃食,随即去御花园走一走,晌午去凤阳宫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