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心态(第4/5页)

宋长叙在灶房烧水。

把今天在膳堂的事说给许知昼听。

许知昼:“难怪,我为什么没有想起来让你在县学里多说说,不然客人就更多了。”

他们是流动的小摊比坐商不稳定,但是不用交房租。这里的铺面,许知昼去问过,都是一年起租,一年要二十两银子,一听价格,许知昼就打了退堂鼓。

还是做个流动商贩吧。

他觉得挺好的,想跑路就能跑路。这边生意不好了,还能灵活换位置。

许知昼心中戚戚然,作为一个抠搜……不,作为一个勤俭持家的人,他向来走一步看三步。

要是真成坐商了,他要是跟着相公去了京城怎么办,这也是一个问题。

许知昼说服自己,很快就把心态放平。

宋长叙吹了蜡烛上床。

“明天你给家里写封信说说我们在这里的情况免得让他们担心。”

宋长叙点点头。

许知昼躺上去很快就睡着了。

许知昼醒来的时候,宋长叙已经不在了。他跟江琢说好了,一个月每隔十天放一天的假,一个月休息三日。他们小摊就他们两个在,人总要偶尔休息一下,不然一直忙着身体受不了。

许知昼打开锅,宋长叙给他留了一个白面馍馍,他叼着白面馍馍吃完后,喝了一大口热水。洗了一把脸,扯着被褥继续躺回去。

先睡一上午,下午再出去闲逛,晚上拉着相公闲逛。一天的安排好了,许知昼进入到黑甜的梦里。

宋长叙在学堂温书,周夫子把成绩念出来了,这次谢风第一名,第二名是罗双,第三名是宋长叙。

能有一两银子也好。

宋长叙心态平和。

程茂学要气笑了。

谢风拿着考卷扫了一遍,就把罗双的考卷拿过来看。三个人坐在一堆,以前谢风还要看程茂学的考卷,这次十分敷衍的看了一遍就放他桌上。

程茂学:“……”

谢风做好友太真实了。这个狗贼。

宋长叙收好考卷继续听课,周夫子看见宋长叙听的认真,欣慰点头。

胜不骄败不馁,这样的学生以后不管遇见什么事都能兜住。

其实宋长叙自己还挺满意的。

下课后谢风来找宋长叙看考卷,谢风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还给他。

“你有许多细节没有把握到。”

宋长叙笑道:“我一向抓大放小。”

考秀才是一个县的人一块考,到了乡试是一个州府的人竞争了。

谢风想到这里,不禁心里又升了紧迫感。

宋长叙坦然的说:“谢兄,尽人事,听天命。”

谢风摇着折扇:“我却是不行,家中长辈对我期望很高,若是像宋兄这样潇洒如风就好了。”

宋长叙只会偷偷的卷。

下午的骑马课上,宋长叙已经学会骑马了,他抽空还跟冯信鸥比了比。

冯信鸥翻身下马,摸了摸马头:“我选的这匹马性子很温顺。”

宋长叙选的这匹马性子也不错,他骑在上面摇摇晃晃的,马的步子还是稳稳当当的。

冯信鸥神色多了几分光亮,“宋兄,我以前从未想过我会来金河求学。跟这些富家子弟,世家子弟一起读书。”

“冯兄,你已经很厉害了。”宋长叙拍冯信鸥的肩膀。

冯信鸥笑了笑。

两个人下学后一起走,他记着许知昼说的今天要写信,去买了信封。

冯信鸥见了也买了两个信封,他解释道:“我跟夫郎来金河县这么久了,也还没有给家里写过信。”

在金河县的日子安定后,他们才想起来在齐山村的家人。回到家里,许知昼刚把胭脂铺逛了一下,买了两盒香膏,这里的物价比水波镇上贵,两盒香膏竟然要五钱银子。

许知昼还是含泪买下。

“我把信封买回来了,现在就可以写信。”宋长叙从书箱里拿出纸墨。

许知昼说:“我来说,你来写。”

宋长叙提笔写信,写了整整三页差不多了。

“我还想给爹娘写。”

宋长叙明白许知昼说的爹娘是他岳父岳母。

他欣然同意。

又写了三页,宋长叙的手都有些酸涩了。许知昼的思想很跳跃,明明还说着其他的事,一会又跳到另外的地方去了。

给两家父母写完信后,宋长叙提笔给林蒲写信,他说了自己在县学的事,还提了冯信鸥。

三封信写完后,宋长叙去驿站把信寄出去。一两银子还没有捂热就又花了。

宋长叙叹息,现在只能等蚕丝的消息,期待暴发一笔横财。

回去的路上他买了卤肉还有糕点,就算要花钱,但是花在自己嘴上,他想了想非常能接受,并且觉得赚了。

回到屋里,简单又满足的用了晚食,许知昼拉宋长叙一块去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