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6/8页)
对此,韩帆和钱刚的回答完全一致。
死者是上一次在行动中询问过韩帆的人,在平定平远街之后,他的任务就已经结束了,他不应该出现在边境,韩帆和钱刚的对接人不是他。
而且当时他看见韩帆,直接掏枪,如果王雪娇不打死他,死的就是韩帆,钱刚也难逃一死。
以当时那个情况,留活口只会让他说出更多不利于卧底工作的事情。
埋在缅甸境内只是为了增加她机智多谋的人设,没别的意思,反正请边民找人找尸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至于打眉心……王雪娇同志认为人类的心脏会长在别的地方,比如右边,比如嗓子眼,这不有句俗话,叫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么……就是为了让他死得透彻一点,免得撑着一口气,临死还要反咬一口。
这个问题如果去问康正清、曾局,他俩的脑中会浮现出同一个画面
——王雪娇双手叉腰,仰天大笑:“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灭哈哈哈哈哈!”
——张英山在旁边乖巧跪坐,面前摆着一排枪,他一根一根擦拭、上油,温柔地问:“子弹好用吗?”
钱刚本来非常期待自己能迎来第三次审查,结果,就问了这么一次,总计不到六个小时,就结束了。
因为出现了大量的佐证,证明王雪娇的判断绝对没有错误。
自三月的行动因内鬼而造成六位同志牺牲,三位同志重伤之后,上级说不要大张旗鼓的调查,实则已经开始在盘查所有与行动相关的人,上至厅长,下至清洁工,无一例外,只要沾一点点边,一查到底。
这位死者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家里突然出现很多钱,那可以解释为有人潜入他家,偷偷硬塞,目的就是栽赃陷害。
可是他那农村户口的妻子是怎么“农转非”的,他那儿子是怎么能上市重点小学的……他不可能不知道。
在平定平远街事件中,他的任务就是把在平远街的人、抄出来的毒品和军火都带回来——结束。
他不应该出现在边境、不应该与毒贩私下见面。
而且,在审讯二十五个金牌销售的时候,每个人都说看见郑益宁与他谈笑风生,而且说认识很多年了,就连郑益宁自己都承认了这一点,甚至连送给他什么东西,帮他办了什么事,哪些案子的线索是郑益宁提供给他的,全都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出来。
韩帆和钱刚回绿藤的时候,叶诚跟着他们一起回去了。
当初借调王雪娇的时候,他仔细研究过王雪娇的资料,知道她第一次出手杀人的时候,就没有一丝丝犹豫,也是一枪击中眉心。
所以,叶诚觉得调查组完全就是没事找事,问的都不是重点,一线卧底要是不果断,早就死绝了。
他相信,王雪娇出手必有她的理由,她的理由百分之百没问题。如果有,那一定是制度或流程太死板,跟不上一线瞬息万变的情况。
这次他来绿藤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一下,是不是绿藤市局的人都这样:能力强但总能搞出一些奇怪的状况。
说违规吧,也不违规。
但是每一个行动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
从绿藤市局借调出的王雪娇、韩帆和钱刚,都是这样,他们简直就像是整个军、警系统的流程检测员。
这么多年以来,那么多卧底和化装侦察员走着都很顺畅的流程,到他们这里就频频卡壳,问题一大把。
反正叶诚、叶诚的上司,还有快要退休的上司的上司都没见识过:
一线卧底居然引发了地方势力的巨大变化,还要在会上发言,导致大首长的一号秘书不得不给一线卧底改稿子!
这可是一号秘书!他都没给他家小孩改过作文!
平定平远街的整个指挥部也没见识过:
卧底是被犯罪嫌疑人请进村的,积极主动给他们送情报,还包吃包住。
这简直是神仙一般的情报搜集过程啊,太顺利了!!!
顺利到指挥部有一半人认为他们是奸细,另一半人认为奸细不应该这么随便,太像奸细的人,应该反而不是奸细。
韩帆钱刚两人进村十天,指挥部内部为了他俩到底是不是变节者的问题,吵架吵了九天。
以前,一线卧底最无奈的露馅原因是不愿意杀人、不愿意吸毒,或者不愿意跟犯罪份子送的女人发生关系。
犹犹豫豫,推三阻四,最终被人看破行藏。
韩帆和钱刚根本就不用杀人,余小姐杀的人还不够多吗?强迫他俩杀个人验验身份?只怕余小姐一怒之下……
他俩也不用吸毒,余小姐身边的人都不吸,如果强迫他俩吸毒,只怕余小姐一怒之下……
他俩连送女人的考验都经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