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7/8页)

韩帆解释:“应该称职务,或者姓加职务,或者职务加同志。”王雪娇顿悟:“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是吧。”

“嗯,要是不知道职务,就称军衔加同志,或者直接叫同志。”

王雪娇忽然一笑:“知道的这么熟,你到底抄过几遍《内务条令》啊?”

“不多,加在一起也就一千多遍吧,哈哈哈哈哈~”韩帆同志骄傲地昂着头。

王雪娇猜测,以韩帆对纪律的重视程度,应该不是他被罚抄,极大的可能是韩大善人被可怜的战友哀求后,替战友抄。

差不多是晚饭时间,三人点了几样需要慢慢煮,细细炖的菜。

他们坐在店里,一边聊兵站见闻,一边关注着店里客人的情况。

这店里的菜便宜,来的客人什么身份的都有,有开大车的司机,有军人,有军人家属,还有在格尔木做生意的人。

他们在吃饭的时候什么都会聊,有些是纯吹牛,有些则颇有信息量。

大车司机会讨论今天某段路又不让走,等军车过,说某处塌方,估计要两三天才能修好。

做生意的人则会聊这几天什么货最受欢迎,谁谁谁又赚了一大笔。

军人和家属们聊的内容就更多了,什么时候出发,估计要待多久,好好照顾孩子老人之类的。

听了一会儿,王雪娇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有一个成功的商业间谍,啥违法的事都没做,就是在某大公司门口开了一个咖啡店,然后每天听公司里的人在咖啡店里免费出卖公司情报,让他赚了一大笔。

韩帆负责不停的说话,天南海北的瞎吹牛,什么南山打过虎,北海抓过龙,时不时再评点几句时政;

王雪娇负责悄悄听食客们说话,时不时“嗯”两声;

张英山负责暗中观察黄帮来,顺便“没错,就是”的附和韩帆几句。

等菜都吃完,韩帆和王雪娇一起看着张英山,他的观察对象最重要,他这边没问题才行。

“走吧,结账。”张英山招手叫黄帮来。

“看不出来。”张英山说,“他一切动作都很正常,没有刻意听谁说话的样子,不过这些对资深特工来说都是基本功,只能在他把情报传出去的时候抓现行。”

“他传情报,要是缩在家里用发报机,或是电话,我上哪儿抓现行去。”王雪娇十分烦恼。

张英山:“他就算是间谍,也不可能是高级间谍,而是提供线索的线人。线人想要拿到钱,光有口述的文字信息是不够的,一定会需要有照片,他想要把清晰的照片发出去,就得通过邮寄,或者与人接头,传真机传出去的照片,达不到需要的精度。”

王雪娇点点头:“希望康正清快点回我电话!我可没空盯着恽诚、盯着半死不活的林知,还要盯老板。”

大哥大都充好电了!

康正清联系的人为什么还没有来找她,可恶。

林知不用盯了,这几天为了让他安静,注入了过量的麻醉剂,导致呼吸抑制,缺氧导致了大脑永久损伤。

目前,他进入了俗称“植物人”的状态。

从林知嘴里找到接头人的下落,顺便把接头人所知的信息都打包的梦想破灭了。

恽诚虽然很不满,不过也没办法,每个人对麻醉剂的适应水平是不一样的,由于此前林知被审讯的时候,为了逃避酷刑,装死装晕过好几次,这次他怎么都醒不过来的时候,就连恽诚都以为他只是在装,而没有叫医生过来。

直到把他整条左臂上的肉都被切光了,他连动都没有动一下,恽诚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林知的接头人对于恽诚来说,只是一个添头。

有最好,没有也不影响主任务。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测绘西北这条运兵线,可以知道如果印度再次发动挑衅,军队大概多久可以集结到位,并立刻投入战斗。

现在第七舰队有意维护太平洋第一岛链的稳固,东南小岛上的李某人接到爸爸给的任务,准备闹一闹,但是又怂,怕闹一闹的结果是换身份证了。

于是,椭圆办公室智囊团需要知道:如果印度和东南小岛同时闹起来,刚刚裁掉了百万大军的中国是有同次出兵的实力,还是会做出取舍,以及如何取舍。

智囊团能够给出有价值的战略信息,都源于像恽诚这样的人提供的第一手情报。

恽诚被七八国警察追,还能什么事都没有,自然是因为得到了强大势力的庇护,就算他进监狱了,待不了多久,就会被人放出来。

最近他的银三角合作伙伴玩得有点大,还嚣张地没交保护费,几次被美国缉毒局盯上,恽诚这才主动提出合作,想要用情报换取安全的交易。

在毛熊未死的时候,龙是白头鹰争取拉拢的对象,毛熊要对罗布泊进行核打击的时候,甚至是白头鹰通的风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