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第2/3页)
“十九娘说农活不分男女,但汉子们都会主动承担得多些,没办法,谁让村里阳盛阴衰呢?”
村里女多男少是益州征兵造成的,四肢健全的汉子都离了家,只有老弱妇孺了。
“也不知从军的人怎么样了?”
他们若在家,老娘妻儿或许不会遭那么多罪,百户原本想感慨两句,说到这,心里不由自主滋生出恨意来,“十九娘,你说有生之年大家伙能和亲人团聚吗?”
又或者,有生之年,他们会不会为了那德不配位的人反过来杀他们?
想到这种可能,几位百户皆陷入了沉默。
“当时该拦着他们的啊,断了一臂又如何?丢人现眼又如何?起码能陪在家人身侧啊...”
他们中,有三人为了逃避兵役自残。
当时抬不起头做人,现在只恨没能规劝身边人。
为置百姓不顾的朝廷效力,不值得,哪怕死,也该为十九娘这样的人去死。
“十九娘,哪日我若遇到从军的亲人,能否接他来村里住?”想到一腔孤勇生死不明的亲人,百户眼角酸涩泛起泪花,“他们走时斗志昂扬的,扬言立功衣锦还乡提携我....”
殊不知,最后竟是蜀王谋反的牺牲品。
“能啊,只要他们踏踏实实过日子,我让人给他们建屋子。”
“那...”百户还想说什么,刚冒出一个字又止住了。
梨花摊手,“你说?”
百户看了眼其他人,鼓起勇气道,“十九娘能否派人去益州兵营寻他们?发起兵变的是节度使,称王的是节度使,和他们没关系的。”
他知道梨花有本事。
云州那样的地方她都敢派人去,益州这么近,她肯定有法子的。
他说的是大多数村民的意思。
梨花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其他人,“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几人轻轻点头。
这事压在他们心头多日,早想跟她说了,然而去云州的人至今未回,怕给十九娘添乱,一直忍着没开口,不料今个儿秦百户开了口。
“十九娘觉得麻烦的话就...”
“是有点麻烦...”梨花道,“等去云州的人回来再说如何?”
这...这是答应了?
几人喜不自胜,再看梨花,激动得眼眶泛热,当即跪下给梨花磕头,“谢十九娘...”
知道梨花不喜欢这套,几人迅速磕了三个响头就起身,“我...我...”
“我明白的。”天下谁不祈盼合家团聚呢?她道,“你们回去后问好各家从军人的姓名年龄,等我二伯回来,我让他去益州办这事。”
戎州大片土地无人耕种,她连赵广从去外面坑蒙拐骗的人都接受,何况是村民的亲人了。
想到这,她改了主意,“罢了,不等我二伯他们,我亲自去一趟。”
檐廊下煮饭的赵广安差点丢了手里的柴,“什么?”
梨花笑盈盈的转头,“益州我熟。”
再熟那也是狼窝,赵广安不同意,等百户离开后,连忙跑到梨花跟前,“你不是说戍守益州的将士并不多吗?他们中若有村里人的亲人,早随咱南下了,既然没有,那就说明村里人的亲人不在益州城,你去哪儿找他们...”
“王都。”梨花轻飘飘的吐出两个字,给赵广安吓得肝胆欲裂,王都什么地方?整个老益州的权贵官宦的住所,梨花去那儿不是找死吗?
他拧起眉,同梨花商量,“太危险了,就不能让你二伯去吗?”
益州人都在王都活不下去,何况是外地人,他突然有些看不懂梨花了。
“二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梨花拿过他的柴,轻声安抚道,“戎州土地辽阔,我若早点接他们来,那些荒废的土地就能早日种上庄稼...”
“咱不缺粮食。”
没必要非要人种粮食。
“咱不缺粮食但缺人啊...”这时,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还伴着孩子们的打闹,梨花扭头望去,只见斑驳的围墙外,几缕青烟袅袅浮上天际,她站得笔直,“阿耶,我不想过东躲西藏的日子了。”
若有战,上便是。
赵广安顿时沉默下来。
他也不想过那种日子,抿了抿唇,道,“李解回谷了。”
算日子,十来天才能回来。
知道他松口了,梨花靠在他胳膊撒娇,“等他回来我再启程,阿耶,等那些荒废的田地都种上庄稼的时候就没人能逼咱外出逃命了...”
“这儿是戎州,那些枉死的冤魂会庇佑这片土地的。”
赵广安摸摸她的头,“那阿耶也去。”
“不...”梨花刚要说不行就被他打断,“阿耶会弹弓,岭南人攻进山里就是阿耶击退的,阿耶不会给你拖后腿的,另外让你阿弟他们也去...”
族里侄子的弹弓是他教的,准不准,出去试试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