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3/4页)

“有,估计是去年掉落的种子在田地间发芽了,好多瓜果烂在地里,稻谷掉落,重新生秧结穗了。”

说完这些,赵广昌问起元氏,“三娘,你大伯母和四郎过得可好?”

“不会饿肚子,天冷就冻不着。”梨花抬起头,平静的注视着赵广昌,“你再给你两根火折子,你再去南边瞧瞧,过不久,我让人来收粮。”

赵广昌拧眉,“山里没粮了?”

“这么多人,总得多囤些粮才是,到时大伯母也会来,你们要是想说说话...”

“不...不想。”赵广昌虽然没有照过自己现在的模样,但想来不会好看,元氏年轻貌美,看到他这副样子要和离怎么办?他道,“这儿出去南行二十里就有庄稼地,你让村里人在那附近收粮。”

“好。”

梨花把火折子递过去,顺便还递过去几颗栗子。

赵广昌无所适从,习惯梨花的冷言冷语,突然这般心平气和,让他极为不适应。

拿过东西,他顿道,“四郎...四郎年龄小,就别让他来戎州了。”

梨花点头,“自然。”

“那我走了啊。”

梨花准备回去了,没有要过问他是赶路还是休息,和李解进了山才放心说岭南人死的事,“你说背后之人怎么做到只毒死岭南人的?”

李解也觉得奇怪,“难道跟岭南人的生活习性有关?”

医书上不是说了有些东西单独吃没毒,一起吃就有巨毒,背后之人会不会用的这个法子?

“生活习性?”岭南盛产荔枝,岭南人从小到大都会吃荔枝,难道和这个有关?等等,除了荔枝,岭南人还有个共性,就是他们喝人血食人肉...

“李解,咱去望乡村,问问晋大郎他们生前吃过什么...”

雨顺的兄长为了让他活下来,以血喂养他,可雨顺喝了肉汤并无不适。

也就说和人血没关系。

到望乡村已经天亮了,梨花问村民们晋大郎和李四他们以前是否为了活命吃过生肉。

村民们后知后觉明白过她说的什么,“逃荒路上的事我们不知,但那晚跟管事打起来时,我看到李四咬了管事一块肉下来。”

“晋大郎呢?”

“那就不知道了。”村民说完,突然补充了句,“对了,之前随赵二爷回来的人喝了肉汤死了,她说村里乱起来后,她抱着管事就咬。”

怎么个咬法村民们不知。

梨花看向章二娘,章二娘点头,“是笛婶,她对管事恨之入骨,声称管事的肉臭得很,我以为她吹牛的。”

“她死了多久?”

“三天前,她说天天喝粥嘴里没味,趁人不注意,夺了旁边的碗喝了几口肉汤,哪晓得没多久就死了。”章二娘说,“村长找人去安宁村找你,他们说你不在。”

看来就是这个原因了。

梨花说,“山里的那些动物会对吃过生肉的人产生巨毒。”

话落,人群里有几个人瞬间白了脸。

梨花不想

过问他们背后的事儿,继续道,“你们吃肉时注意点,不能吃就吃素。”

泥鳅和雨顺也在,脸色有些不好,“三娘,我们吃了肉没死是不是表明没中毒啊?”

“应该是的。”

两人齐齐松了口气。

梨花和李解回去后,立即有村民问他们是不是吃过生肉。

饥荒年间,易子而食是很普遍的事儿。

他们虽然后悔了,但那时的处境,容不得他们有其他选择。

现在要他们吃素,不是报应吗?

当然,其中不乏咬过管事的,“村长,那日太乱了,我就咬了管事两口,不会死吧?”

其他人纷纷点头。

泥鳅道,“谨慎起见,你们还是吃素的好。”

“你们不也...”

“我...我们的情况要复杂些,你们要是觉得三娘危言耸听,那就大着胆子吃一回。”

“死了怎么办?”

“听天由命吧。”泥鳅知道有的人是咬管事,有的人却不是,三娘子没有戳穿,他也不想给人难堪,“其实吃素没什么不好的,寺庙里的道士和尚不都吃素吗?”

“吃素的人虔诚,会得菩萨神明庇佑的。”

“他娘的...”村民恶狠狠踹地,“生前折磨我们,死后还不让我们好过,当时就该把他们全烤了!”

其他村民没作声。

梨花回去后,跟村里人说了自己的发现,最开心的当属赵广安,“那我岂不能吃肉了?”

“能。”

这些日子,他恐怕憋坏了,这不,随着梨花的话落,一下蹦起,“那我找你堂伯要两只野鸡回来烤。”

虽然不合规矩,但想到梨花出去多日归来,赵大壮还是给了两只刚烫了毛的鸡给赵广安,“一只炖汤,一直烤了吃,三娘长身体,让她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