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6/7页)
在这儿开荒种粮,岭南人来,你们就往这儿跑,至于雨顺...”
雨顺跳脚,“我不走,我就在这儿哪儿也不走。”
泥鳅想了想,“罢了,就让他跟着我们吧。”
聊完雨顺的事儿,梨花接着刚刚的说,“这儿往西十几里有片大峡谷,我叔伯他们领着人在那儿开荒,你们若遇到危险就去那儿报信…”
“这事儿我只和你们说,不会告诉后来的难民们,峡谷隐蔽,没事尽量别去,因为一旦走出一条路,居心叵测的人就能循着痕迹找到那儿…”
泥鳅严肃道,“我们知道的。”
梨花重新看向四周,“等几天,我会派人来帮你们挖井建屋,你们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地,趁难民来先占了…”
雨顺兴致勃勃的跑向草篷,“这儿,这儿就不错。”
栗子林在山腰,往南**米能看到南边连绵起伏的山,岭南人来的话老远就能看到。
“那你圈个尺寸……”
雨顺立刻找来树枝在带上,知道泥鳅他们不会丢开他,性子又活泼起来。
地圈好,梨花让赵铁牛他们帮着把低矮的草篷拆了,建个高点的草篷,日后有了屋,草篷用来堆柴啥的。
逃荒已有一年,赵铁牛最擅长的就是挖茅坑搭草篷了,当即拎着刀去砍树,唤刘二,“你割些草回来编屋顶。”
看梨花没有即刻回村的打算,赵文茵小脸顿时垮了下来,“什么时候回村?”
语气不像刚出来那会暴躁,但也说不上好。
“不急。”梨花翻出筐里的油纸布铺地上躺上去,“草篷搭起来再说。”
离村子也就二十几里的路程,早上出发,下午就能到。
她揉了揉火辣辣的肩,掏出药瓶上药。
赵文茵迅速凑过去,“我也要!”
背篓沉,绳子勒得她的肩膀都破皮了,鞋子破了,脚底起了好多水泡,她都不想活了。
“等着!”梨花淡淡道。
“……”赵文茵急得想骂人,然而迎上梨花凉薄的眼神,不自觉改了口,“你能不能快点啊。”
磨磨唧唧的,看得人冒火。
梨花没理她,涂了肩又涂脚,完了才勾了一手指的药给她。
赵文茵伸出手指刮走她手上的药,随即又伸手,“还要。”
“没了。”梨花可不惯着她,利落的收起药瓶,去给刘二打下手。
因这一茬,她们回到村里已是第二天傍晚了。
走时还是雨季,雾气弥漫其间,如今雨季过了,天边露出绯红的晚霞来。
当围墙撞进视野,赵铁牛激动的跑过去,“开门,开门,十九娘回来了……”
三人高的高架上,一个灰衣妇人兴奋的挥手,“十九娘,咱们村的围墙建完了,地也快挖完了,你怎么才回来啊……”
回到熟悉的地,梨花声音明快了不少,“买猪油饴糖去了,村里怎么样?”
“好得很哟,咱的屋子修缮了一遍,不漏雨了,鸭子大了,再等两个月估计就会下蛋了,咱还养了兔子,半月前,你阿耶他们抓了十几只兔子回来,给我们村分了两只……”
窦娘子嗓门洪亮,“我们还挖了水池,往后浇水不用去山泉池挑水了。”
从来没觉得日子这么有奔头过,窦娘子滔滔不绝,“老村长他们做出了犁,现在犁田犁地不用一锄一锄挖了,你堂伯说得闲就把山脚和永乐村的田地全部捯饬出来种上粮,明年就不用饿肚子了。”
她太开心了,开门后夺过梨花的背篓,笑容明媚,声音也明媚,“永乐村秧田里的虫子全部除了,前两日你堂伯去看过,说顶多几天就会结穗了…”
“你叔伯他们还用刺泡儿酿出了酒,说等你回来就拿去益州卖呢……”
提到益州,梨花问,“益州和京城打起来了吗?”
“没,京都军撤走了,益州太平了。”她激动的握住梨花的手,“没有战事,二郎他们就还活着。”
二郎是她的丈夫,梨花想了想,说,“你丈夫他们若回来了,你们就下山团聚去吧。”
那时,有荆州的那帮难民,岭南人即使攻来,她们也有人能应付。
“我们不回啦。”窦娘子欢欣鼓舞,“大嫂说,二郎他们回来就到山里来生活,你救了我们,我们会永远帮你抵御岭南人的…”
做人要知恩图报,她懂的。
梨花愣了下,莞尔,“行啊,到时就让他们帮着凿路搭梯……”
“好呀。”窦娘子开朗得想变了个人,梨花想问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她自己说起来,“对了三娘,大嫂不寻死了,现在又是村长了,我终于不用像无头苍蝇那样连忙一通了。”
难怪。
有主心骨了,人自然没那么慌了。
地上的路铺了石子,窦娘子后知后觉想起来,说道,“村里的男子不是都去谷凿路了吗?铺路的石子就是谷里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