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6/8页)
尤其造成那种局面的还是自己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到底多狠心的人才会把这么乖巧的小姑娘往火坑里推,梦的最后,她恨不得杀了那两人。
想到那些梦,老太太的神色冷淡下来,“我说了,她要是不能顺利产下孩子就滚出赵家,不信她这样还敢作妖。”
元氏刚怀孕时她就料到元氏不会安分,索性放了狠话。
“大伯母又不老实了?”
“仗着肚子大就想骑到我头上撒野,真是反了天了,真要把我惹急了,我非让你大伯休了她不可。”说到这,老太太弯了弯嘴角,“你大伯以前或许舍不得,但他现在对我言听计从,肯定会听我的。”
难说,梨花心想。
赵广昌和元氏的情谊深厚,不是老太太三言两语就能拆散的,而且梨花从来没想过拆散他们。
与其让他们去祸害别人,绑在一起过日子不是挺好的?
她和老太太说,“大伯母的肚子一天天大了,有些重活不干就不干吧,不为别的,看在没有出世的弟弟妹妹的份上也不能太严苛了。”
“哎。”老太太心里不是滋味,孙女就是太心软,所以总被大房的人欺负。
想到这,她又觉得赵广昌那人假惺惺的,明知她讨厌元氏,也不知道私下说说元氏。
“三娘,你是要当族长的,心肠太软可不行,看你四爷爷,去年舍不得得罪人,到头来自己吃了多少苦头。”
提到老村长,梨花问老太太,“堂叔说四爷爷怕是不行了,阿奶你看呢?”
老太太皱眉,“哪儿不行了?我看他身子骨硬朗着呢。”
“哦?”
“他要不行了,你堂叔他们肯定会在家陪他,既然没有 ,必然没有坏到那种程度,而且我看你四奶奶的精神好得很,你四爷爷如果不好,她还有心思煮饭?”
之间好像没有必然的关联,梨花又问,“四爷爷是不是咳嗽得很厉害?”
“年纪大了,痰多,可不得使劲咳吗。”老太太不知道梨花怎么说起这件事,“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二堂爷过世前就爱去地里看庄稼,四爷爷和他的情形差不多。”
老太太出门早,没看到小叔子路过山地时的表情,解释道,“兄弟两的性子不一样,你四爷爷是村长,走到哪儿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否则他和你四奶奶也不会攒下那些田地了。”
小叔子年轻时就是种地的好手,平日听说谁家的庄稼好,多远都会去看一看,然后跟人请教,老太太不觉得有什么。
梨花说,“四爷爷不像去年精神了。”
“毕竟又老了一岁呢。”
老太太说的不无道理,梨花没了话说。
祖孙两闲聊时,大房的赵广昌也在跟元氏说这事,“今天我故意找机会跟四叔说话,他连眼睛都没睁开,哪怕我提出想出去单过他也没个反应,换作以前,他即使不能说话,眼睛也会鼓得大大的。”
元氏睡在他臂弯里,语气难掩喜色,“四叔真的要死了?”
这话赵广昌从上个月就在说了,可一个月过去,老村长仍然不好不坏的。
元氏觉得恐怕自己死了老村长还好好的活着。
“我骗你作甚。”赵广昌抚摸着元氏的肚子,“你再忍忍,等四叔过世,我就借咱这个孩子是天降福瑞要求做族长,族里人肯定不会反对的。”
这招还是从其他人身上学到的。
附近的村民不乏有孩子当家的情况,赶集时遇到,他不禁多问了一句,他们的说法是孩子聪明有福气,听孩子的不会错。
电光火石间,他想到了梨花,族里人之所以听梨花的话,不就是梨花去年借四叔的名义带大家躲过了一场又一场的劫难吗?
族里人既然信这个,他就给大家这个。
梨花聪慧不假,有福气不假,可哪儿比得上荒年降世的孩子?
他的孩子一出生就是丰收年,不仅这样,他还是族里在荒年里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梨花哪儿比得上他贵重?
他不知道梨花已经知道了他的打算,在元氏头顶落下一吻,轻声’嘱咐,“你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孩子,我能不能当上族长就靠他了。”
“可是娘不让我给她们打下手,我的肚子越来越大,干重活的话摔着怎么办?”
“这事我和娘说,她现在虽然不喜欢我,但没像从前骂我了,想当初,三弟不就靠这招哄得娘眉开眼笑呢?三弟能,我也能。”
“娘真的会喜欢我们吗?”
“老人家都是心软的,你看明家婶子,明二媳妇改嫁时她跑到人家门前又哭又闹,还诅咒人家不得好死,现在,明二媳妇说两句好话她就什么都忘了。”
明二媳妇是被老方氏逼得改嫁的,本以为两家会老死不相往来,可前不久,明二媳妇的孩子染了风寒,老方氏担心得上门嘘寒问暖,一来二去,两家人现在倒是亲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