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8页)

不为别的,就怕再来一场天灾。

叶家也吃野菜,但吃得少,叶小娘子认识的野菜不多,对这个酸得掉牙的野菜却极有印象,“这个很酸的。”

因为长姐喜欢,姐夫从外面弄了许多回来。

“我叔伯他们很喜欢。”

“哦。”

小姑娘话题千奇百怪,加上叶小娘子

话多,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从树上的鸟到地里的蚯蚓,嘴巴没有停过。

梨花从小爱热闹,人前也是侃侃而谈的性子,但到了叶小娘子面前,竟然插不上话。

篮子装满后梨花准备走了她还跟了好几米,“我阿耶说这样沃肥比挖树根轻松…”

叶小娘子说她阿耶每天都会挑一担子松软的土回来铺在除了草的荒地上,然后在土上种庄稼。

这跟大户人家在花坛种花差不多,梨花问,“庄稼长得好吗?”

“刚生出苗,好不好要等两个月才看得出来。”叶小娘子给梨花指自家的地,“周围垒了石块的地就是我家的,我阿耶说树根太深了,不好挖,索性往上面堆几十公分的土…”

开荒最难的就是挖地里的树根了,任叔伯们力气再大,挖树根时也磨出了满手的血泡。

叶父的办法如果管用的话,叔伯们就不用遭那么多罪了。

“那我过段时间来瞧瞧。”

叶小娘子高兴起来,不过她还要回家做饭,不能继续缠着梨花了,只道,“有机会来我家玩啊。”

“好。”

担心碰到益州百姓露馅,梨花已经两天没有出去过了,到了饭点,老太太会把她的饭端进来。

她和赵三壮坐在凸出的石壁下,和赵三壮说起叶家种地的办法。

赵三壮道,“还能这样?”

他道,“咱们岂不只砍树捯平就行了?”

那可简单多了。

“等叶家的豆苗长出来咱看看,可行的话过了农忙咱就这么做。”

“成。”他实在不想挖那劳什子树根了。

梨花面前摆了上矮桌,碗放在上面,舀饭时,勺子戳进碗里,感觉硬邦邦的,凑近一看,压实了的。

“怎么这么多?”

赵三壮朝她眨眼睛,“你不是饿吗?”

她不是说了不饿吗?梨花叹息一声,“这么多我哪儿吃得完?”

她偏头往石壁门外面看,“我阿耶没回来?”

赵广安在,她把饭分些给他。

“之前捉到两只野鸡,你阿耶兴致正高,哪儿有工夫回来用饭。”赵三壮夹碗里的野菜,略有惋惜的说,“野鸡没死就好了。”

两只野鸡在下蛋,活捉回来能敷小鸡,可惜了。

赵广安讲过捉野鸡的经过,在一簇草丛里捡到鸡蛋后,他们守在旁边等野鸡回笼,野鸡飞出来的刹那,他太激动,整个人扑过去将其压死了。

否则以赵广安的性子,能活捉必不会弄死的,她道,“没让它们跑掉就行。”

赵三壮也知道这个道理,“你阿耶说过不久会带你们去打猎呢,山里容易迷路,你会不会害怕?”

“有我阿耶呢。”梨花道,“我阿耶不会让我迷路的。”

“我担心的是你那些堂兄,他们好不容易上手就换去做其他,以后会不会生疏啊...”赵三壮不懂梨花的打算,在他看来,男娃打猎更为合适。

女娃比较娇气,磕着碰着哭起来就把猎物吓跑了,严重的还得要人搀扶回来。

梨花看向他的碗,今天是黍米粥,黏糊糊的粥仍是野菜为主,她舀出一大勺饭放他碗里,“附近树上的鸟多,堂兄们可以练手,我和堂姐们啥都不学的话,将来怎么打坏人?”

“咱们这么多人,哪儿轮得到你们出头?”

这世道对女子本就残忍,真遇到危险,他可不会让女娃跑在他前头。

赵三壮看自己碗里多了米饭,连忙要夹出来还给她,梨花道,“我吃不完,堂叔你吃吧。”

“捏成饭团留着下午吃啊。”

这幕被三婶看到不得骂他啊?

“天黑得早,下午不会饿的。”梨花又舀了两勺,赵三壮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良久才想起正事,严肃道,“你还小,别事事都想往前冲,你要有个闪失,你阿奶哪儿受得了?”

以前他只知道堂弟是三婶的命根子,不知何时起,梨花也成了三婶的命,怕她不当回事,赵三壮苦口婆心,“还有你阿耶,他好不容易痛改前非,你有个三长两短,他恐怕会一蹶不振。”

去年梨花生病,赵广安天天顶着日头四处问医,花钱跟流水似的,幸好把梨花治好了,若没治好,估计都没心情开粮仓,不开粮仓就不知道没有粮了,哪儿会想到逃荒?

“我知道的。”

长辈眼里,她始终是个小姑娘,而且她不也爱逞强,有困难她不会硬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