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第2/2页)

之前老王子将为自己准备的棺椁让给了前任国王,后来又准备了一副上好的棺椁,棺木内层包了铅板。

阿拉斯泰尔也去查看了棺椁,回来后颇为伤感。老祖父其实把自己的身后事处理的差不多了,他大多数时候也就负责点点头。

*

“Darling,以后我要葬在你身边,不论生死,我都不想跟你分开。”

“好呀,你当然要葬在我身边,别担心,我会在皇家墓地给你留一块墓地。”

“皇家墓地在哪里?”

“不知道,大概在冬宫附近。他们正在修建一座教堂。”凯瑟琳想了想,“叔叔和姑姑没说要你改教,所以大概你会有一个东正教的葬礼,你介意吗?”

“到时候我都死了,介意也没用。”他倒是想得开。

“我不喜欢传统的安葬方式,我可能会选择火葬。”

“我也要火葬。”他忙说:“到时候让我们的孩子将我俩的骨灰放在一起。”

可真有你的。

“你不会觉得不吉利吗?现在居然就跟我讨论起你的葬礼了。”

“早做准备吧。”他叹气,“抱歉,我不说了,这不是什么好话题。”

“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君主一旦登基后就开始修建自己的墓地,皇帝虽然是‘万岁’,可他们也都知道自己是会死的。为了保证他们的墓地不会被盗墓贼挖掘,他们想了许多方法。”

“盗墓贼?”

“就是现在的一些‘考古学家’,参考一下埃及。”

啊,明白了。是因为那些君主的墓地里存放了许多金银财宝。

“古代中国人对于夫妻同墓有很好的说法,他们说那叫‘生同衾死同穴’,生生死死都要在一起。”

可也不是只能有一个“陪葬”,是吧?

凯瑟琳也在想,古代中国帝王还可以有许多妃嫔附葬呢。

乖巧的正宫在左边,贵妃就在右边吧。

至于谁是贵妃,还没想好。

*

圣诞节的短暂停战时间一过,莫斯科战役继续开打。

德国也终于在12月28日对美国宣战,小弟们纷纷跟上。

当天晚些时候,美国对德国宣战。

新俄国没有对任何一个国家宣战,是因为太“新”了,没人关心俄国。这正合凯瑟琳的心意,不到必须要站队的时候她都不会公开站队。反正英国政府、王室和英国群众都已经默认她(和她的国家)一定站在英国这边。

美国对德宣战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德国海军U型潜艇作战部队立即开始无差别攻击美国船只,民船军舰见到就嘎嘎乱杀。美国海军双线作战,而军舰数量太少,压力骤增。

美国政府将军费开支提高了数倍,美国海军狂下订单,并且立即开始民转军,最先转产的便是各家汽车公司的装配工厂,战时统筹局给予了各种优惠政策,希望各厂家尽快完成转产。

前线的反馈也很及时:德国海军利用速度快、灵巧的U型潜艇四处出击,又有新型的“狼群战术”,美加运往欧洲的物资船几乎损失一半,全靠惊人的产能弥补损失。

但也不能长期损失下去,那一船船的可都是宝贵的物资呀!没有道理只能被动接受损失。

大西洋舰队司令一个劲的要船要人,太平洋舰队司令也在要船要人,罗斯福内阁忙翻天。

美国群众对于区区岛国居然打到美国领土极为愤怒,因此之后的全员征兵令施行的非常顺利,从城市到农村,美国青年踊跃入伍。各州的新兵训练营人满为患,陆航海航的飞行训练基地也塞满了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精英青年。

1942年便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来临了。

*

波士顿,苏安图姆飞行基地。

1月15日,4201届飞行学员结业仪式。

小约瑟夫肯尼迪不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也不是最讨人喜欢的一个,但他是今年第一期毕业学员中最有名气的一个,波士顿当地报纸全都派了记者来拍摄今年第一期结业仪式。

肯尼迪大使志得意满,骄傲的看着自己的长男:他已经是一位让老父亲骄傲的海军军官啦!

儿子高大英俊,穿着海军少尉军官的白色制服,英挺硬朗,很有男子汉气质。

肯尼迪少尉代表本期学员发表了演讲,慷慨激昂,表示他和他的同学们即将走上痛揍德国法西斯的光辉道路,为正义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是一篇过于套路的战争演讲,凯瑟琳觉得很没有意思,他还不如发表一篇“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的反战演讲呢。

可能也只有穿着制服的小乔的照片能让她有点兴趣:还别说,他穿着军官制服真的很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