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第2/2页)

这恰好是美国人最担心的事情,他们(主要指议会大厦和知识分子)最担心“独/裁/者”。

答辩当天,凯瑟琳便离开波士顿,飞往葡萄牙里斯本。

*

葡萄牙人不相信王室。

他们杀死了国王与王储,赶走了王室,建立了葡萄牙共和国。如今,共和国的统治者、独/裁/者是总理萨拉查。

萨拉查在经济危机时期上台,主要原因是他经济搞的不错,曾任财政部长。他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上台后(1932年)不久便是希特勒在德国独揽大权的时代,受到纳/粹/党纲领的影响,在葡萄牙试验起了“温和的法/西/斯/主/义”。

概括来说,就是偏向独/裁/法/西/斯,但又不拒绝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因此他既支持邻居西班牙佛朗哥的独裁统治,又卖钨矿给德国,同时也会谴责德国入侵波兰。

希特勒没有揍他的原因大概是葡萄牙太远又太小,不值当。

因此凯瑟琳选择先去里斯本,购买葡萄牙的钨矿。

没错,德国订购了葡萄牙今年全年的产量,大约是4万吨,这几年伊比利亚半岛的钨矿产量很稳定,一年出产15万吨,西班牙占大头,一年至少10万吨,产量浮动不大。

凯瑟琳举办了几次宴会,邀请葡萄牙的矿业大佬,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每吨700英镑的价格拿下了葡萄牙明年的钨矿产量,要求葡萄牙至少要交货5万吨。

这个价格比她之前购入的价格每吨260英镑的价格高了2倍多,葡萄牙商人也是很懂坐地起价的。现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地区出产钨矿,中国钨矿几乎被美国包圆了,欧洲国家只能买伊比利亚钨矿。

垄断行业就是这么赚!尤其现在是战时,想要钨矿就得花大价钱。

凯瑟琳签完合同后就大骂葡萄牙商人掉钱眼里去了,让他们把英镑拿去买棺材吧!

*

接下来又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同样的流程走了一圈。西班牙钨矿基本集中在两家企业手中,因此只要集中攻坚这两家企业即可。

也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最后谈到了每吨800英镑,包圆1942年全年产量,至少提供10万吨。还谈好了运输方法,让西班牙人将钨矿运送到里斯本港口,走海路运输,至于送去哪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明智的没有问。

货物出门,概不负责。

*

凯瑟琳回了美国后,这批钨矿转手卖了期货给苏联,加价到每吨1000英镑,同样签了支付合同,苏联以黄金期货支付货款,从1942年1月开始支付,第一批3万吨钨矿将在8月用瑞典运输船送到列宁格勒。黄金也不用运送到美国或英国,而是送到瑞典首都,暂存瑞典国家银行。

明年的15万吨钨矿将分批送往列宁格勒,时间待定。

钨矿加入钢材中能够增加韧性,否则飞机坦克都成了脆皮,损坏率会极高,因此相对产量巨大的铁矿来说,钨矿才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德国已经连续两年垄断了伊比利亚钨矿,英加都在靠以前的存货苦苦支撑,英国还好一点,之前凯瑟琳卖了2万吨钨矿给他们。加拿大则指望从中国抠回来的几千吨抠抠搜搜的用着。

英国政府现在想买她手里的3万吨,不过可惜,她已经答应卖给苏联了。丘吉尔有些恼火,但也没有拦阻,支援苏联就是打击德国,也不亏。

英国也不是不想从伊比利亚半岛买钨矿,但两牙不知道怎么搞得,要么不松口,要么就开出天价。丘吉尔愁啊,没钱啊,地主家没有余粮了!

美国因为有中国钨矿供应,也没想着来买伊比利亚钨矿。因此凯瑟琳得以从中插了一脚。

英国还面临着运输问题,德国海军到处拦截英国船只,不管军舰还是民船,只要看到了就要干掉,干不掉的另说。从英国对德宣战后,英国已经损失了军舰民船总吨位数万吨,损失惨重,运力不足。

凯瑟琳现在可以租用美国和瑞典的商船,瑞典目前依靠为德国提供工业产品和资源求生,因此瑞典商船在欧洲海域畅通无阻。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船也可以通行,但凯瑟琳不是很信得过两牙的人,没想过租用两牙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