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2/2页)
阿列克谢思考许久,“如果美国不参战,德国大概率会统一欧洲,届时欧洲或许会成为只有几个国家的大陆:大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苏联,可能包括英国。”
“没准德国还会进攻美国和加拿大,到时候东海岸归德国,西海岸归日本,加拿大归意大利和西班牙。”同志们!现在我向你们介绍一本奇书,《高城堡里的男人》:如果盟军输了二战,世界将会怎样?
乔、杰克:震惊!你等等!
*
凯瑟琳也沉思:或许她这只小小蝴蝶又扇动了一下翅膀?万一……同盟国真的战败了?
不行!万万不行!
这个世界最好还是按照她已知的历史运转下去,不然……
她不禁看向阿列克谢:希特勒平均每年遭受2、3次刺杀,为什么总是没人成功呢?至少她知道,希特勒是在苏联军队攻入柏林前夕,在地堡中自杀身亡。说明这么多次的刺杀、暗杀没有一次能成功的。
现在杀了希特勒,是不是就能提前中断战争?
《Valkyrie》这部电影里是怎么说的?当时德军和德国政府内部对希特勒的不满情绪已经高涨,刺杀失败后,党卫队杀了涉案的4000多人,包含政府高管、军队高层乃至将军,就连鼎鼎大名的“沙漠之狐”隆美尔也死在这场“秋后算账”中。
这场清洗屠杀加剧了德军的溃败,高级将领人人自危,还怎么好好打仗?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呀。
或许,让阿列克谢回柏林……刺杀希特勒?
不不,这也不好,对于一个成功率极低的任务来说,这是让他去送死。可以玩死,送死大可不必。
再说现在也不是好时机,怎么也得要到德军进攻苏联才能考虑。德军如今气势长虹,锐不可当,中国话怎么说来着?叫“避其锋芒”,徐徐图之。
*
肯尼迪大使的消息陆续送到:卢森堡的夏洛特女大公全家已经跑路到法国;德军在荷兰境内所向披靡,首都鹿特丹遭受了德军轰战机的狂轰滥炸,荷兰女王威廉敏娜带着全家跑路去了英国,9月5日,荷兰政府宣布投降。
荷兰连头带尾只抵抗了不到5天,令得欧洲各国大惊,英法犹为震惊。
现在压力给到比利时。比利时国土面积稍大,总人口800万,德军闪击波兰后也开始了疯狂爆兵,军队人数从10万人暴增到65万人,目前正在英勇抵抗中,但武器装备远远落后,空军少得可怜,第一天就被打残了;坦克也只有100多辆,根本无法抵抗德军的机械化部队的进攻。
英法联军在马奇诺防线后面防守,糟糕的是,德军入侵低地国家居然是“障眼法”,5月13日,德军装甲部队通过法国边境的阿登森林,绕过马奇诺防线,直入法国色当。色当地区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以“色当战役”著名,70年前普鲁士王国从此打进法国,70年后德国再次从此打进法国。
刚成为英国首相不到3天的丘吉尔整个人都懵了:希特勒你不讲武德!
英法根本无人能料到德军居然走了这么一招险棋,英法联军直接被打蒙了。
法国西部地区地势平坦,德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隆美尔指挥的军团一天能跑150公里,英法联军一路溃败,战局一发不可收拾。
*
美国报纸也天天刊登欧洲战争局势,德军快速机动的新型作战方法不仅美国军方在研究,在普通市民口中也备受推崇,人人都在讨论战争,男人尤甚,咖啡馆、酒吧、餐厅、公园、大学,几乎所有地方都有人讨论战争。
果然键政/键军是人类共性。
华盛顿自然也对欧洲战局密切关注。凯瑟琳也很关注华盛顿方面的反应,目前看来,华盛顿对英法等国采购武器装备一律开绿灯,几乎没有设限;苏联目前没有来大采购武器,但似乎驻美大使已经接洽美加两国商业部,准备采购粮食。
*
5月28日上午,一艘邮轮从列宁格勒启航,驶向北美大陆。
苏联十分低调的派出了一支商业代表团,名义上是到加拿大洽谈采购粮食的业务。代表团中有一小队人对商业一窍不通,他们另有任务。
船舷边,一名高大英俊的年轻男人正在茫然眺望远处:苏联与德国目前还能保持表面上的合作,邮轮走斯卡格拉克海峡还没有问题,但不远的将来……谁都知道协议就是用来打破的,苏联早就开始积极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