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2/2页)
阿拉斯泰尔反驳说英国绝不会冒险引发地区战争,对英国来说得不偿失。不过他也承认,德国入侵捷克是不可容忍的,不知道议会和首相为什么仍然以怀柔绥靖为主。
肯家兄弟也很有意思,战争是你们欧洲的事情,关我美国什么事?小乔是个和平主义者,严格的说是一个标准的孤立主义者,只要不打在美国本土,那我是没有意见的;杰克圆滑一点,但也有限,是个灵活的孤立主义者。
作为瑞典王室旁系,比约恩是坚决不想看到战争的,瑞典距离德国很近,距离苏维埃也近,哪边打起来瑞典都得遭殃。因此他倒是个坚定的反战分子。
美国媒体对于剑桥别墅的情况感到十分迷惑,君士坦丁堡的埃莉诺是订婚了,但似乎剑桥别墅还是个杂居的大学宿舍。他们认为王子未婚夫不会容忍未婚妻的情人,所以他们可能就是单纯的……同学关系?
他们不敢确认,因此也不敢报道相关“新闻”,埃莉诺不是普通女孩,真敢报道,那么必将面临诽谤诉讼。
这种怪异的情况在德米特里大公住进剑桥别墅后稍有好转,比约恩先搬了出去,重新找了公寓,但每天晚餐还是在剑桥别墅。
考试周之前,肯家兄弟也分别搬了出去,杰克本来也不常在此过夜,因此他的来去都很低调。小乔搬走了一些书籍和衣物,随后阿拉斯泰尔叫女佣将他的东西全都装箱,让尤里开车送去乔的新公寓。
当然兄弟俩晚餐还是在剑桥别墅用餐。
基克在波士顿酒店里住了一周,之后乔老爹给她找了份在《纽约时报》当实习生的工作,她便去了曼哈
顿。乔老爹在曼哈顿购入多处住宅,是投资计划的一部分,给了她一栋联排别墅叫她暂时住着。
乔关心妹妹,每个周末都飞去曼哈顿看望她。
杰克说:“他总担心基克认识不合适的男人。要我看,他太紧张了,没有这个必要。基克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她跟比利分手了吗?”
“不清楚。她也没有告诉你?她本来不想回美国,不知道乔跟她说了什么。”
“谁让她回来的?”
“应该是父亲。母亲也不想她继续待在英国,她跟比利的关系太亲近了,母亲不喜欢新教徒。”
“所以你母亲并不是不喜欢比利,只是不喜欢比利是个新教徒。”
杰克耸肩,“差不多。”
他随即瞥了一眼阿拉斯泰尔:这也是个新教徒,可恶,因为奥莉娅改宗了,现在她也是圣公会的新教徒,他俩就没有什么宗教障碍。
乔总是去曼哈顿也不仅仅为了基克,他还要去查看Romanwood的宫殿的修建进度。宫殿的地基早已打好,目前整体建筑进度已经到了1/3。美国目前的建筑水平非常高,如果追求“快”,那么就是施工人员数量的问题,日夜赶工也不是什么事,一支建筑队不够那就两支建筑队。
杜邦家族目前已经在南美的新俄罗斯开始搞基建了,马克西姆还来跟乔打过招呼,说这边的宫殿完工之后,他就要把建筑队连同建筑设计师都送去新俄罗斯的首都,为殿下修建“真正的”皇宫。
乔让他滚一边去。
乔确信马克西姆就是故意的,美国现在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多得很呢,建筑队也遍地都是,为什么要跑来跟他抢人?之后他们也都听说了,杜邦家族高薪诚聘了一位知名建筑设计师,为未来的女皇设计皇宫。
乔对宫殿非常上心,而且是一边愤愤一边又想要将宫殿建造得美轮美奂,希望她能喜欢。他常去视察工地,每周宫殿都会增高一点点,这在他心中仿佛就是自己亲手修建的一样。
他总是想着那个阿拉斯加……阿拉斯泰尔王子,他再次体会到了锥心的痛楚,和……愤恨。凭什么呢?就凭那家伙是个温莎,血管里流着“高贵的”王室血液?
民族或者说种族,就如此重要吗?
父亲有一次对他说过,我们爱尔兰人当大使没问题,甚至当上美国总统也不是很难,但要想跟王室成员结婚,简直难于登天。别看他们一家在伦敦社交界很受欢迎,但老爹能体会到他们的热情态度(英国人热情吗?)之下,隐藏着鄙夷。
臭爱尔兰人,不配!
王室成员几乎都知道他和杰克跟埃莉诺王后的关系很好,要不是还有比约恩作为陪衬,那些王室成员准会嘲讽他俩居然胆敢追求王后。
正因为如此,父亲反而很赞同他俩追求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