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第2/2页)

乔便说:“国际社会都会一致谴责他,还会给德国施压。”

“施压的目的是什么?总要有目的吧?”

乔看了一眼杰克,“会敦促各国放开移民,接下来德国也会被迫同意发放更多的护照给犹太人。”

不错呀你,我看好你哦,小乔!

“还有,这里说导火索是巴黎的犹太少年枪杀德国外交官事件,外交官9日下午在巴黎死了,9日晚上就展开了对犹太人的报复?希特勒现在正在忙着收回但泽的事情,他不会在乎一个小小外交秘书的死活,也不会因为区区一位秘书得罪英国和法国,影响他收回但泽的大计。”

几人都点头:没错!比起犹太人问题,但泽问题才会是德国更在意的。

*

凯瑟琳觉得现在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更深入了,这就是在世界知名学府学习的好处,之一。以前她也觉得“水晶之夜”暴露了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但在学习了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现在发生的各种政治事件之后,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怀疑: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吗?

分明疑点很多,完全没有合理解释。将报复犹太人的行动定在“啤酒馆政变”纪念日就是很不可思议的,希特勒绝对不允许有人或事情玷污这个光荣之日。而且,这一天德国军政高层几乎都不在柏林而在慕尼黑参加纪念日活动,就给各部门造成了一个权力“真空期”,相关部门根本来不及反应。

这一天,哈佛校园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水晶之夜”。

下午的小组讨论上,有同学就此请教她这位英国王后。

“你要问我的意见,我只会说‘无可奉告’。”

“你不同情犹太人吗?”

啧,这话问的。她竟不知道美国人现在就如此“政治正确”了,实际美国人一直排斥犹太人的好吗,不然美国政府怎么会在几年前就宣布拒绝犹太人移民了。

“我同情一切可同情的人,而不是针对整个民族。每个人都知道,民族这个群体十分庞大,良莠不齐,一定有正直之人,也一定有邪恶之人。你不会要求我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吧?”

“邪恶之人毕竟是少数。”

“那么我同情一切可同情的人、正直的善良的人,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对方不得不表示同意。

凯瑟琳得意一笑,“那么我认为接下来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各国的反应。乔纳森,你认为美国政府除了今天上午宣布的召回驻德大使之外,还会采取什么行动?外交孤立,还是经济制裁?”

顺利的转移话题。

*

“水晶之夜”的后续不出所料利好犹太人,各国都宣布对犹太人移民无限制,欧洲犹太人特别是德国犹太人可以自由选择他们的目标移民国家。德国也不得不取消之前规定的有关资产的限制

。之所以有针对犹太人移民外国的资产限制,是因为之前没有限制,每年流失数百万英镑的资产。

德国金融部门发现这个漏洞后便上报,之后出台了限制犹太人资产出境的法律,但也只是让他们将现金存入总部设立在柏林的犹太人的银行,他们可以在巴勒斯坦和纽约的银行分部提取现金,并没有一刀切一马克都不允许出境。

实际可以说挺宽松了,影响的也只是那些富裕的犹太人,对中低层犹太人来说,等于没有限制。只要移民目标国不限制移民收入,那么随便走,德国热烈欢送!

凯瑟琳密切关注后续。

不出意外的,美国也参与到后续安排中,甚至早有安排,以至于凯瑟琳严重怀疑美国政府在“水晶之夜”中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几个月前,一位名叫乔治卢布里的美国律师在伦敦担任了一家新成立的“国际难民委员会”的主任。

卢布里积极参与到有关德国犹太人移民的事务中,多次预约肯尼迪大使,想谈移民问题。卢布里计划将愿意移民的德国犹太人先送到英国,然后拿到美国签证,前往纽约。

肯尼迪大使根本不想掺和此事,拖了有半个月没搭理卢布里。后来还是白宫下达直接命令,他才不太情愿的找来卢布里谈了谈,同意给犹太移民发放签证。

*

期间还有泛美航空使用波音314水上飞机顺利从纽约港到达英国南安普顿的新闻,这架飞机名为“美国佬飞剪”,携带了11万封信件、赠送给玛丽太后的48束加州金盏花,搭乘了16名泛美航空的职员,完成了首次越大西洋正式航班的飞行。

热烈鼓掌!

玛丽太后挺高兴,美国人还挺上道的哈。她在皇家航空也有一点小小的投资,能赚更多的钱当然是好的。

*

考试周过后,乔答应了凯瑟琳的请求,带上谢尔盖前往圣彼得堡。他选择乘坐飞机去欧洲,顺利到达伦敦,见了父亲汇报思想。在伦敦停留一晚,次日登上飞机前往圣彼得堡,如今的列宁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