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2/2页)
他很自然的吻她手背,“你好……亲爱的奥莉娅。”
“我原本以为你还要过几天才来呢。你先去见了总督先生?”
“对。”他绅士的为她拉开座椅。“我还没有正式入职,总督先生给了我两周的假期。”
“那太好了。”她真诚的说:“我还担心你待不了几天就要走呢。”
他微笑,“听说你课程很多,很忙。”
“是啊,作业很多,哈佛的教授很严格,作业都是写论文。不过这样很好,能让我多多思考。最近温斯莱特教授让我们讨论《慕尼黑协定》。”
阿拉斯泰尔有些犹豫的勉强一笑。
《慕尼黑协定》在今年的9月30日正式签订,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出席了在慕尼黑举行的会议,签订了这份协定,主要内容有8条,最重要的便是第一条,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出让给德国。德国军队于10月1日到10日完成对苏台德地区的占领。
捷克斯洛伐克失去了大约2.8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大约360万人口。奥匈帝国时期,此地是奥匈帝国的工业区,有著名的斯柯达兵工厂,以及煤矿和冶炼厂,因此美术生对此地是势在必得。从人口、领土、工业各方面来说,得到苏台德地区不说是如虎添翼吧,那也属于大有裨益。
凯瑟琳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了这则消息,小组讨论的时候,她提出了“弱国无外交、弱国无人权”的说法,英法德意四国决定了苏台德地区的命运,而捷克斯洛伐克甚至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何其可悲!
她的观点得到了教授和同学们的赞同,当然,类似的话肯定不是她第一个提出来的,但在《慕尼黑协定》的映衬下,她再次指出了现实的残酷,很能得到美国人的认同。
他们都说,幸而美国足够强大,可以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这引发了凯瑟琳的担忧:新俄罗斯还是太小了,基本上小国就等于弱国,没有实力参与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只能暗中猥琐发育。
*
阿拉斯泰尔说到国王的忧虑,他担心希特勒仍然不会满足。如今苏台德地区按照希特勒的意愿到手了,但泽地区呢?波兰呢?匈牙利呢?
虽然张伯伦很乐观,但悲观主义的国王并没有感到乐观。
“伯蒂表哥想的还挺多。”历史的车轮你无法阻挡呀。
“
他是国王,他必须考虑很多事情。”
凯瑟琳点头。君主立宪制度只是保证君主不插手政治,但不代表君王就可以不懂政治。事实上英国的议会与君主之间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首相每周都要觐见君主汇报工作,沟通对时政的看法。说大白话就是,君主和议会都是为国家打工,配合良好才能让大英帝国这驾马车继续行驶下去。
这就是身为君主的责任吧。凯瑟琳决定向乔治六世学习,哦不对,也许……
她皱眉:我怎么又给自己背了个锅?我到底在想什么?!
*
晚餐相对愉快,餐厅里的客人也许认出她了,但居然一直到她走出餐厅都没有人冒失上前。很好,美国佬你们保持!
走出餐厅,伊利亚手臂上搭着她的外套迎上来,阿拉斯泰尔伸手示意他递过外套。伊利亚默默递给他外套,看着他为殿下穿上外套。
“我先送你回酒店,你明天上午过来陪我吃早午餐。”
他小声问:“你能留下来吗?”
“我好累,也很困,想早点回去睡觉。你也是,早点休息,明早就过来。但别太早了。”
“几点?”
“9点吧,10点也可以。”
“我9点到。”
她忍不住笑,“也不必这么准时。”
*
回了家,直接上楼洗漱。洗漱出来,换了睡裙。
乔靠在床头看书,见她出来,放下书,看着她。
“关灯。”她钻进被子,戴上真丝眼罩。
乔依言关上灯,将书放在床头柜抽屉里。
她规矩很多,不许他在卧室抽烟,说关灯就是没有床上运动,戴上眼罩后不许他发出声音。
这五周她确实很疲惫,他为她选的课程每周6天都是满课,这样的学习进程还有7周,然后是1周的考试时间,中间另外还有3到4天的感恩节假期。
几乎每门课都会要求写小论文,她的Hermesbaby打字机都冒出火星了。她使用打字机倒是很熟练,而且是越来越熟练了,打字飞快,基本不会打错字。就是她总是抱怨打字机打完一行后不能自动回弹,必须用手拨动换行手柄,换行并将滚筒复位。
乔觉得她的语气很奇怪,好像用过不需要手柄的打字机。
她认真跟打字机较劲的神情可爱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