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空军钓鱼佬嬴政(第2/3页)

对嬴政和李世民来说,只需要瞄上一眼这外观,就能判断出奏书是什么类型,是表,是状,还是疏……从而决定它们的处理顺序。

最重要的,自然是军情,也就是密封的黑袋子,多是竹简,拿起来手一沉,心也不自觉地跟着一沉,无端就郑重了几分。

“打到哪儿了?”李世民正准备开秦使的盒子,凑过去问。

“王翦率军从上党出发,翻越太行山,已经攻占了阏与。”嬴政低声,把手里的竹简往太子那边推了推。

——这个动作看在李世民眼里,和猫猫推鱼其实有点像,但太子不敢说。

“这个我知道,接下来是不是打撩阳?”李世民把盒子一关,顺手从旁边拿来地图展开。

“他有这个打算,上奏问可否?”

“那肯定可。”

嬴政一边迅速批复,一边听他遗憾道:“可惜信鸽还送不了那么远的路,不然王将军一两天就能收到了。”

行军的路线和大概部署,都是他们事先开军事小会反复讨论过的,太子每次都在,所以这样一收到军报,秦王父子就知道前线推到哪儿了,下一步需要干什么,处理起来绝不拖泥带水,也绝不耽误军情,更不会出现后勤问题,导致前线没粮,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秦国打起仗来的时候,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零件都严丝合缝,降低了很多错误的发生概率。

而赵国现在,甚至还陷在燕国的战场上,赵王有没有反应过来都不好说。

“杨端和与桓齮呢?有没有最新的军报送过来?”李世民忙着搜寻有没有其他的黑袋子,比汤姆抓杰瑞还忙。

嬴政看着他翻来翻去,淡定道:“暂时还没有,最新的是三天前的,你都看过了。”

“哦,上次的奏报里说,他们准备沿漳河下游北上,秘密渡河,绕过重兵防守的邺城,先占领平阳,发动突袭是吧?”

又是平阳,老熟老熟的地方了,李世民有点想笑。

“你笑什么?”嬴政莫名其妙地看他。

李世民收起笑意,若无其事地指着地图,推测道:“按时间来算,他们快和赵将扈辄交上手了。”

嬴政颔首,微微露出赞许的笑。这就是为什么他处理政务喜欢带太子,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足以让嬴政暂时忽略他所有烦人的地方。

“下次战报,可能是突袭邺城的成败了。”嬴政默默计算着时间。

“可能得等十天半个月的。”李世民太擅长这个了,“扈辄领十万军队,去掉水分和杂役从属,那也有一两万。我们之前讨论过,攻邺的时候可以围城打援,假装攻城,引扈辄出城入包围圈,一举歼灭……”

秦国的将领们战术也是很灵活的,不是全靠硬实力猛冲,陇西的马场还在繁育下一代,马镫铁刀等也优先装备在中尉军上,强化咸阳的安防。装备迭代的优势,这次攻赵还没有用上,更多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他病要他命。

赵国失了先手,主要兵力和将军都深入燕国去了,南方空虚,一打一个准,只要推得快,数日之内连下九城,都是可以预料的。

麒麟殿点灯添光,夜以继日饮茶论战的一场场会议,化为一封封紧急的捷报,由将军的笔端到邮绎的路上,快马加鞭,呈到嬴政案前。

“如果能筑堤,引漳水灌城就好了。”李世民盯着地图琢磨。

“筑堤是长久之事,容易被赵军发现。”嬴政淡声,“可行性不大。”

“如果是我的话,不管成不成,都会去干。”

“为何?”嬴政温和地问。

“成与不成,在天;做与不做,在我。赵军可能会发现,也可能不会发现,若发现了必来破坏堤坝,那又可以打他们一个埋伏了。”李世民笑眯眯。

“兵法学的不错,只是不知是否是第二个赵括?”嬴政含笑。

“阿父以后会知道的。”李世民一点也不急着为自己说话。

嬴政挑眉,没好气道:“你想领兵打仗?想都别想。”

李世民无辜地眨巴眼睛,笑而不语,乖乖地帮秦王看奏。

巳时刚过,张苍准时地抱着一叠手写的算学题走进学室,脸上温雅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他往后连退了两步,差点怀疑自己走错地方。

“张先生好。”刘季从外面跑过来,正好踩点到,赶在张苍面前冲进去,大大咧咧地打招呼。

张苍深呼吸,平复了一下剧烈跳动的心脏,只见刘季跟不小心冲进火场似的,火急火燎地急刹车,转而往回退。

好的,他们现在退到一个位置了,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不敢相信和心如死灰。

“先生,学室里怎么仿佛多了什么……人?”刘季诚恳又小心翼翼地问,比做贼还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