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170章柔弱表妹X温润世子表哥2……(第2/3页)
新科状元及进士们打马游街时,沿街百姓被挤得水泻不通。
等身着绯罗圆领袍,帽上插有金花的少年出现时,惊呼赞叹声漫过前方的鸣锣声。
绣楼窗棂接连推开,彩绸香帕落英缤纷。
楚誉被砸得晕头转向,抬眼就看到了轻倚在窗台的女子,她笑着冲他晃了晃手里的香囊,朱唇轻齿。
周遭一片嘈杂,楚誉隐约能感受到,她说得是“接着”。
然后她手里的香囊,就被抛下了,鬼使神差的,他真的接住了。
望着香囊绣着昭和两个字,楚誉微惊,再抬眼时,那道窗已经被关上了。
昭和转身冲着内侍挥手道:“走,找父皇赐婚去。”
“哎呦喂,公主,您不是已经魏国公府的十二郎定亲了吗?”
“不过是母后的口头婚约罢了。”
就算是之前父皇下过圣旨,昭和也有办法叫父皇更改旨意。
从前她觉得嫁谁都无所谓,现在有了心仪之人,自然是要嫁给喜欢的。
虽说悔婚另嫁不太好,但这天下都是她家的,谁敢说些什么?
那边永宁侯府也是一派喜意,安今本想着誉儿不要成为纨绔,自己就满足了,没想到这个孩子远超乎了自己的预料。
誉儿高中后,安今也收到了各府的拜帖,多是来问誉儿的婚事。
近些年来,问过誉儿婚事的人不少,不过誉儿还像是个没开窍的小孩子似的,安今也没有过早给他定亲,想看誉儿自己的喜好。
结果等着等着,等来了一份誉儿和昭和公主的赐婚圣旨。
这位昭和公主身份极为尊贵,乃是皇后所生的嫡公主,一出生就有了封号。
虽说大燕没有驸马不得参政,汴京也以尚公主为荣。
但关键是,这位公主早就和魏国公府的十二郎定亲了啊。
不过帝后都不舍女儿过早出嫁,昭和已十八岁了,而那位十二郎以及冠之年,为了尚公主通房也不敢有。
赐婚圣旨一下,汴京都说公主在誉儿打马游街时,看中了永宁世子,不顾婚约,也要嫁给他。
这道风流韵事,也叫他这位新晋的探花郎,备受瞩目,同时魏国公府却是成了满汴京的笑话。
安今和楚既白两人收到赐婚圣旨也是十分意外。
楚既白想的更远些,不由揣测圣上的深意。
如今几位皇子已经长成,朝中已有立储的声音,这道旨意是否是圣上逼着他站队?
可昭和公主却也无一母同胞的兄弟,帝后乃是少年夫妻,早些年皇后的嫡长子去世后,也未能再有皇子。
即便永宁侯府尚了公主,也不代表站了哪个皇子的队。
他更倾向于是那位公主自己看上了誉儿,而无关政事。
安今也怕侯府再牵连进夺嫡,两人干脆把誉儿找来寻问。
她问:“誉儿,你可曾见过这位昭和公主?”
誉儿耳尖微红,害羞地将之前见过两面的事说了出来。
见儿子这番姿态,安今不由想到原剧情里的一些事,在原剧情里小反派在汴京名声极差,但这昭和公主不知怎的,就是看上他的脸了,甚至想叫他陪她。
不过当时昭和公主已经嫁给了魏十二郎了,小反派自觉被侮辱了,大骂公主不守妇道。
当然,后面被公主派人狠狠打了一顿。
安今感叹,可能或许这就是两个孩子之间的缘分吧。
有位公主儿媳,那真是得把人供起来。
不过安今也从未想过拿捏儿媳,不管誉儿娶谁都是小两口关起门来过日子,她也不会过多去干涉。
在大婚前,安今和崔夫人将誉儿原来的院子又扩建修缮了一番,以示对公主的重视。
昭和公主虽然身份尊贵,但不刁蛮,也不任性,婆媳两人相处倒也融洽。
昭和有公主府,不过婚后还是随着誉儿长住侯府,府里唯一会作妖的老夫人也在几年前就去世了,而崔夫人对这位孙媳也极为满意。
后来圣上病危,九皇子过继在皇后名下,被立为了储君。
而楚良也曾是这位九皇子的伴读。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后,又肃清了一批人,而永宁侯府依旧屹立不倒。
在誉儿逐渐在朝中站稳脚跟后,楚既白便向圣上辞官了,连爵位一并传给了誉儿。
原本新帝还想再劝,转眼一想楚大人的儿子也还在朝中呢,也就放人走了。
晚间,两人在一起时,安今也不由问,“既白哥哥,你怎么那么早就辞官了?”
虽说男人已不再是年少时那副俊朗的样子,还蓄起了胡须,可安今还是习惯了从前的称呼。
男人眉眼温柔,轻抚着妻子散落的乌发,“母亲走了,誉儿也成家立业了,剩下的日子,由我来陪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