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4/5页)

化吉提起善堂就有些阴影,说那里不好,大的欺负小的,生病了也没人管,任由生死熬着,天天挨打,他听说那会送到善堂的小孩没多久就是一副尸体。

汤显灵见化吉提起这个,神色不对,肯定是想到了逃难时发生的事,俩徒弟经历过生死,心境和寻常小孩不一样,他就是再护短偏疼,俩孩子也很坚强懂事,这没办法的。

“那咱们捐一些食物,周六时你过去看看。”汤显灵说。

汤化吉一愣,“我去吗?”

“你要是不愿意,我和你师公去。”

“我去我去师父。”汤化吉连忙道。

汤遇春知道师父心肠好,不捐钱,省的钱流到什么人手里,只捐食物最好了,就跟小师弟说:“到时候咱们蒸些馒头,我和你一道送过去。”

“别太抠门省了,善堂里都是孤儿老者,蒸点豆沙包、软糯的糕点,那边平日里应该是管饭的,饭菜好坏不提,果腹该是够的,咱们捐点甜的,每周变着法子,荤腥肉包先别送。”汤显灵说。

遇春化吉知道了。

年初二月时说真龙天子入皇城,城中草木皆兵百姓们都期待,到了四月也没见圣驾,大家慢慢放松了警惕——老百姓过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这几月倒是不少马车队伍进城,不过走的是南城门。

小酒楼每日都有客人来闲聊。

“不知道谁家,反正今日长了见识,那马车队伍跟长龙似得,看头看不到尾。”

“听说还有清街的。”

“清街?啥清街?”

“清街你都不知道?就是把自家府邸门前的街道清了,不让寻常百姓围观。”

大厅里本地人一听,有的唏嘘惊讶,有的则撇嘴说:“就渌京来的贵人是贵人了,还怕咱们瞅见似得,多看一眼能掉块肉似得,以前顾家卫家人家府邸老太太出门上香都不清街。”

“可不是嘛。”

“还是渌京人规矩多。”

这种奉元人、渌京人‘别苗头’也不是没有,南北差异、风土人情不同,还有渌京以前是皇城,现如今奉元城是了,可渌京来的人架子大排场足讲的规矩多,奉元城的老百姓也有看不惯的。

不过吵不起来,菜一上酒一喝又都高兴了。

有人问到关旬脸上,也不是带挑衅,就是让关旬讲讲理,“关兄弟你说,我们奉元城吃食如何?比那渌京是不是强是不是好?”

关旬:……好笑着说:“各位大兄弟,我可不是渌京人,不过我去过渌京,也去过别的地方,凭良心说,各地都有美食,都是家乡风味,与我而言寻常,对着当地人来说很是美味。”

“你这人打圆场了没意思。”

“可不是嘛。”

关旬对此笑笑,继续说:“不过有一点,游览众多地方,奉元城唯有汤五哥的高粱酒那是独一味二,再也没有比高粱酒还要香的酒,是一等一的好。”

食客们一听,当即高兴了、爽了,拍着关旬肩举杯敬关旬,还要请关旬再喝一瓶的,反正成了亲兄弟似得。

“有眼光。”

“要我说,什么各地美食,他们来了咱们奉元城,只要往五哥小酒楼这儿一扎,就知道什么好什么坏了。”

“就没有坏的滋味!”

“对对对。”

而早早入城的渌京官员家属,刚刚收拾好,各家的少爷小郎君女郎们便坐不住——到了新地方,新皇城,这以后要待许多年,有的水土不服背井离乡难免对奉元城有一些牢骚,觉得奉元城处处不如渌京。

也有好奇的,见奉元城什么都新鲜。

也有要比一比的,拿着奉元城建筑百姓穿戴比渌京。

自然了……头一号就是比吃。

民以食为天嘛。

“奉元城可有什么本地美食?”

“有有,西市里几家大酒楼都是本地老字号了。”府中小厮早早打听好了,现在跟着少爷郎君们汇报。

这些少爷打马去西市,吃完了,剩了一桌菜,一盘子菜只动了几筷子,最后筷子一丢,说:“不过如此,难吃算不上,但是不及渌京老字号。”

有人气不过想辩驳几句,被同伴拉了回去,干嘛同这些少爷攀扯吵架,这位郎君一瞧就是家里做官的,现在奉元城也成了一片瓦掉下去随随便便都能砸个当官的了。

“这位少爷,各地有各地的风味,我家不合您口味,我给您推荐一处。”玉满金楼掌柜笑呵呵说道。

那鲜衣小郎君懒洋洋抬着眼皮哦了声。

掌柜面皮扯着笑,说:“安业坊汤五哥小酒楼,您往那处去,他家要是不好吃——”

“怎么?他家不好吃,我还来寻你不是?”小郎君问。

玉满金楼掌柜牙都要咬坏了,只能搭话说:“他家要是不好吃,您来找我,小的到时候给您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