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5页)
另一食客笑说:“肯定啊,汤老板三月份生的,我记得馆子还关了一个半月呢。”
“他家啥都好就是关门太多了。”
“那这次也怨不得汤老板。”
“小孩模样我打眼一瞧就知道是汤老板和小老板生的,像两人。”
“是像。”
“叫什么谁知道?”
“汤辣辣。”
“跟着汤老板姓?”食客们都一愣,而后有人反应过来,笑呵呵说:“这名听着好,听着像是有钱孩子。”
现如今奉元城辣椒难求,尤其是汤家出的火锅底料,去年的时候一块最高炒到了五两银子,如此一看汤家馆子卖的便宜,甚至冬日过年时,汤老板还拿了钱去救灾。
让那等黑心商贩从中把钱赚了。
听说都买了宅院呢。
这事在东西市一些耳目聪明人眼底都是奇闻——还有人心里扒拉着算盘,想着今年不行也囤点汤家底料,他也从中转手再卖。
得压到过年再卖,卖不出去自己吃也没事。
所以说汤辣辣这个名字听着有钱,就跟有人叫金元宝一样道理。
铁牛刚把辣辣放回堂屋罗汉床上,旁边加了围栏,大家伙时不时路过堂屋能看见孩子,刚到铺子里,就有食客问:“小老板,今年火锅底料啥时候上?”
“比去年略早十日,火锅底料得冷一些才能卖。”铁牛回话。
有人又问:“能提前预购吗?”
“这肯定不行,牛油也没回来。”
等那桌子食客走了,相熟的食客结账就跟铁牛小老板告状说:“刚才那桌,就是八字胡的那个,他肯定是想多买些回头倒手。”
“成,我注意到了谢谢提醒。”铁牛知道夫郎及其讨厌黄牛,跟了老熟客一个准话:“今年火锅底料肯定还是要限购,只是限购多少我现在不知道。”
老熟客:“限购是对的,但有心人要是要倒腾,也防不住——不过这也不能怪你们,还是你家生意太好了。”
“你们也留心些。”
这食客本来想说火锅底料利益太大,怕是东西市有些人眼红要铤而走险,即便是不能自己赚,不让汤家小馆子赚还是很简单——就有些人有这样坏心思。
自己赚不到,变着法还要坏别人赚钱的道。
铁牛点点头,笑呵呵谢了对方。
不能因为有人眼红这笔买卖,他们家就不做了。
后来那位提醒的食客知道汤家馆子今年还收了黎家的礼——
“黎家?咱们奉元城的官老爷黎大人的那个黎家吗?”
“可不是嘛,除了这位黎家,还能有哪里黎家值得让我跟你说一说。”友人笑话好友,“你还操心上汤五哥馆子了,放心吧,人家背后关系深着呢。”
这位食客听了,可是舒心一笑,“那我放心了。”
“你说你,跟他家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怎么为个外人饭馆上起心了?”轮到友人好奇。
食客:“他家饭菜合我胃口这就不提,主要是这家人都挺好的,去年雪灾,一个小小馆子还去救灾救了半个多月,饭好吃老板夫夫俩品行好,都是平头百姓在坊间做起来的生意,我要是眼睁睁看着被人背后使坏坑一把,于心难安。”
“你啊你,我算是知道了,你为何老爱往他家跑,你说他家夫夫俩品行好,那是对着你胃口了,你就是个好人。”
食客听友人捧他,笑呵呵摆摆手也不在意,而后又说:“如今看,汤老板背后多多少少有些好人缘好关系,要是现下开个酒楼也使得。”
现在馆子太小了,要是开大酒楼就好了。
友人点点头,“酒楼就两点,背后有人靠着,有钱就行。他家应该成了吧?”
“缺点钱吧,今年卖卖火锅底料该够了,不过——”
“不过什么?”
老食客一想到汤老板坐月子就得关门,不由道:“他家缺厨子,酒楼可不能就汤老板一人。”又自言自语:“听说汤老板新收了俩徒弟,要是教出来徒弟就够了……”
那也得两三年功夫吧?
汤家院子。
汤遇春和汤化吉二人很能吃苦,他们二人先跟着小咪学刀工——小咪大圆师兄弟别的不提,刀工是扎实的。二人白日里切土豆丝、土豆片、萝卜丝,反正能切的都切。
晌午吃过饭,二人收拾一通,还要写大字。
汤显灵喊:“你俩回屋睡午觉,睡半个时辰,谁要是偷偷学习不睡觉,我发现了,我得打谁手心板。”吓唬小孩。
俩乖徒弟立刻听师父的话,回屋脱了外裳上床赶紧闭眼睛。
汤化吉闭着眼问:“师姐,师父真要打我们手心板吗?”
“师父肯定舍不得。”汤遇春闭着眼说。
他俩师父路过咳了咳,吓得俩小孩赶紧不说话闭着眼的眼皮都在颤抖,汤显灵:……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