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3/5页)

“我不怕,你们去吧。”

“事情办完了就回来。”

二人点点头。

也没多少离别愁绪,主要是蒋芸知道五哥儿和铁牛会回来了,只是有些担忧,“出门在外的,你俩互相照应上,天要是太热了就别赶路,钱装在铁牛身上,五哥儿你夜里睡觉警醒些……”

“娘,我会警醒的。”铁牛说。

汤显灵:对对对。

蒋芸:……气乐了。罢了,两口子有一个人警醒就成了。

翌日一大早,天刚亮,夫夫俩便起来了,收拾了一通,刷牙洗脸,蒋芸做了一锅稀饭,还煎了饼,有菜的,有纯饼子,给二人装了一兜子。

“干饼能放,都带着,万一在路上没得吃。”蒋芸叮嘱。

汤显灵:“知道了娘。”

“你在家也吃好喝好,我俩忙完就回来。”

“别太想我们了,每天就想一小会吧。”

蒋芸听五哥儿说话听得直乐,哪里有愁绪。

租的马车到了门外,车夫敲门喊人。皇甫铁牛开了门,搬着两个大包袱行李放上车,汤显灵抱了一下娘,拍了拍娘肩膀,“我们走了,你在家要好好地。”

“你这小孩子家家的,还操心起我了。”蒋芸嘴上说着,眼眶却红了,一下子舍不得,“赶紧走吧,别耽搁了,一会天热起来难走。”

“知道了娘。”

“娘,快回吧。”

卢三娘听到声,也来送别,卢家做了一兜子馒头,全让二人带上,汤显灵:……

又收获了一兜子馒头。

崔大宝做的肉干。

众人离别,汤显灵和铁牛上了马车,挥了挥手,走了,别送了,各忙各的吧,又不是不回来——

汤显灵想:这应该不算立flag。

车夫赶着车,哒哒哒的马蹄声远了些。

汤显灵到荣朝,今年第三年了,第一次出奉元城去别的地方——之前拜年回村、去大姐那儿不算,这都是奉元城周边。

皇甫铁牛先前做猎户时,往亭江府去过,知道路线,在路上怕夫郎无聊,便低声讲着亭江府吃食。

“……河鲜可多,有一道小吃叫虾饼,用的是小虾米混着发酵过的米浆,闻着有些臭味,像是坏掉了一样,但越吃越好吃。”

汤显灵听着听着很是好奇。

“那咱们过去吃这个。”

“还有饮子和奉元城也不一样,那边饮子豆浆要冲蛋,吃的是咸口,放点紫菜虾米。”

汤显灵:吃!

这个时候赶路其实很无聊,尤其是夏日,好在二人也不是很急,说说话,互相靠着睡一会——汤显灵睡,铁牛给他打扇子。

中午最热那会选树荫下休息会,天凉了些再上路。

从奉元城往亭江府去,他们路上走的慢些,走了五日,因是南下,一路郁郁葱葱,草木繁盛,路也修的好,没什么山,一路平坦,偶尔远处有些起伏,也是像小山陵那般。

景致蛮好的。

汤显灵说:“亭江府比石经府近些。”

“对,这个府通水路,也更繁华些。”皇甫铁牛道。

但还是跟奉元城比不了。

二人进了城,给车夫结清了钱,他俩要换水路了。此时天色不早,皇甫铁牛说找客栈,先住两日休息一下,汤显灵一听,爽快答应下来。

铁牛对回渌京并不是很着急。

虽说回去奔丧,但外祖父已经去了。

二人在亭江府留了两日,洗了个澡——这边香汤子、小洗澡堂也不少,洗完澡,修短了头发,花钱找人将衣服浆洗了遍,天热,第二天中午,浆洗衣裳婶子就将衣服送到了客栈。

他们俩吃了铁牛说的虾饼,确实是闻起来臭臭的,有点发酵味的酸爽,但吃起来口感迷人——质地柔软一些,味道冲还有点虾味、咸味、酸味。

豆浆冲蛋咸饮子也不错。

这边还有米饭团子,里头包着榨菜、海鲜丁——晒干的鱼虾扇贝这类的肉丁,可能品相不太好,比较碎,但包在饭团里很是好吃。

饭团子拳头大,一个七文钱。

汤显灵吃了一半就差不多了,他点了小吃多。皇甫铁牛便接过剩下的一半吃起来,将夫郎不爱吃、吃剩的一扫而空。

在亭江府吃喝两日,便乘车去了渡口,花钱上船。

“到了渌水,就能直接往渌京去,若是一路不停,驶起来可快了,不到月底,咱们就能瞧见春风渡口。”

船上乘客说。

这船很大,两层高,汤显灵和铁牛一路过来随大流,住处吃饭都不显眼,他们二人买在底下一间客房,船上房间都小小的,只能摆下一张床,吃饭洗漱之类的,也要花钱买,船上提供饭菜淡水。

每日买来一些饭菜,乘客都习惯船舱外头甲板上吃——中午除外,中午那会正晒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