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5页)

蒋芸忙忙活活不停,脸上都是高兴。

汤暖让女儿别乱动,她去跟娘一块忙活,见着院子处处透着股陌生的熟悉,乍一看天翻地覆变了个样,其实格局变化不大,只是狠狠收拾了一通。

“娘,五哥儿和他夫婿没在家吗?”

蒋芸水瓢舀了水,让女儿擦洗,又给王师傅打了一盆水放院子外头。王师傅谦让说不必劳累老太太动手,他自己来就好。

“没事没事,你洗吧。”蒋芸站在灶屋回廊那儿,说:“他俩给袁大人送谢媒礼去了。”

汤暖:“谢媒礼?”五哥儿小她四岁,今年也二十一了,难不成才嫁人?

蒋芸瞬间明白过来,三娘还不知道家里短短一年多发生的变化,当时五哥儿跟前头那个胡康定亲,老汤不让多说外传,嫌‘面上嫁哥儿实则招婿’写在信上写不明白,外加生三娘女婿的气,就没让写信送到石经府县。

三娘都不知道。

“说起来话长。”蒋芸去灶屋拾了一盘子模样好的点心,递给香香吃,“乖香香,吃吧,在外祖母家别拘束,你阿叔做的。”

“你也尝尝,先垫吧一口,我去街上叫了饭,再同你仔细说。”

蒋芸从铺子前出去叫饭,汤暖拦都拦不住。

还要去街上买饭?以前是肯定不行的,娘省的很,只会操劳现做。说家里变化大,娘变化更大。

院子里就汤暖母女,王师傅给骡子倒了些水,还有抱了点草料,让骡子歇歇,做完了才去擦洗。

赵香香看着盘子里的点心,有的她认识,“阿娘,这是绿豆糕,这个是酥饼吗?瞧着也不像,小一些,还有花生。”

“你尝尝就知道了。”汤暖笑了下,让闺女吃。

她爹现在没了,以前小时候什么好吃的都先留着,看爹怎么说,爹说要送人,那她们就动不了。

赵香香拿了块点心,小心翼翼送嘴里啃了一口,嚼了嚼,顿时眼睛都亮了,“是花生,阿娘是花生味的,你也吃。”

“好,阿娘尝尝。”汤暖掰开一块吃了一口,这花生酥点心跟桃酥还不一样,咸口烘过的花生,咸甜口越吃越香。

赵香香吃完一块,眼睛看向盘子里,这个、这个、她都不认识,绿豆糕她知道,她想等等再吃。

“娘,我等外祖母回来吃。”

“好。”

蒋芸去街上要了两份蒸饺两碗粥,想着王师傅不够吃又要了两个荤馒头,香香才七岁,再给香香要了一碗馄饨。

“蒋婶,怎么这般高兴?要这么多吃食,你拿不下我给你送去?”

蒋芸爽快答应,“成,我家三娘带孩子回来了。”

“她和孩子还没吃呢。”

到了卢家铺子前,蒋芸还多聊了几句。陈巧莲知道三娘有四年没回来了,现下回来了这是好事,“……光三娘?女婿呢?”

“女婿生意忙,家里还有个二郎。”

“二郎?三娘又生了个小的?”陈巧莲顺嘴搭话。

蒋芸一下子才想起来,香香她知道,今年七岁,那二郎是后头这四年生的吧,她今个才知道。

“婶子你先去,我一会让我家三娘给你送过去。”陈巧莲见蒋婶子都没心思留这儿了。

蒋芸应了声,往回走,她是一肚子话,汤暖也是一肚子问题。娘俩话还没说开,赵香香先问外祖母,她能不能吃其他的点心,她都没见过。

“你阿叔做的,这个是红豆乳酪饼,这个是肉松小贝,肉松面包家里卖的最好了。”蒋芸先哄香香,亲自拿了盘子让香香想吃什么取什么。

赵香香在家中时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点心的,这东西贵价,现在外祖母家里有,她觉得外祖家和阿娘说的不一样,和爹说的也不一样。

外祖母待她很亲热亲近。

赵香香先吃红豆乳酪饼,咬了一口,饼是软的带着奶味,里头有红豆馅,她喜欢,尝了一口就给阿娘看,“好好吃啊阿娘。”

“阿娘也吃。”

赵香香喂阿娘,她真的没吃过这般好吃的饼。

汤暖本是想哄女儿,顺了女儿心意咬了一口,结果一吃,顿时神色不一样,惊讶的望着女儿手里的饼,蒋芸见状笑了起来,“好吃吧,五哥儿的手艺。”

话还没多说,送饭的来了,蒋芸给王师傅分了一些,带着汤暖和香香到了自己屋子,这才说起这一年多发生的事。

汤暖四年没回家,按理说她的变化也不小,生了二郎,家里买卖扩大了些,但没想到,娘说的事情,曲折的她都不敢信。

母女俩说不完的话。

……

汤显灵和铁牛拎着食盒到了官媒衙门院子,幸好袁大人在。

“你们怎么来了?里头坐。”袁何晴叫胥吏上茶,请二人落座。

汤显灵:“我俩前来感谢袁大人做媒、宋师爷写的讼状,这是我们做的点心,小小心意,还请袁大人一定要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