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5/7页)
汤面上还有几点翠绿的野菜碎。
姜枝注意到吴秀和袁英给男人们和自己都舀了一大碗粥糊糊,其他人都只有小半碗,连鱼汤,都是一样的分法。
姜枝抿了抿嘴,心里了然。
这是先紧着家里的劳动力了。
她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升起一股想要让家人快点过上好日子的冲动。
姜老太太笑着说:“青云刚联系我,说让我们先吃,她那一份我也留着了,辛苦了一天赶紧吃饭吧。”
姜老太太话音一落,心大的姜树迫不及待地吸溜了一口汤汁。
汤水滚烫,却依旧难掩鱼头本身熬煮出的醇厚鲜香。
吸满着汤汁的平菇软乎乎的,一口咬下去,全是鲜甜的鱼头汤。
变异鲤鱼的鱼头很大,每人都能分到一块鱼头肉。
鱼头肉质地鲜嫩,尤其是鱼鳃附近及脸颊部位的肉,几乎入口即化。
姜老太太知道姜枝爱吃鱼脑,特地把夹杂鱼脑的那一部分盛到她碗里。
姜枝有些感动。
以前她是家里最小的那个,每次吃饭姜老太太总会把菜里最好的那部分盛给姜枝。
这也是老姜家的习惯。
现在家里最小的已经不是她,老太太还是习惯这么做。
姜枝:“奶,你忘记咱们家还有更小的了?”
鱼脑营养丰富,她把自己那份分给了两个孩子。
姜老太太笑道:“我可没忘。”
姜丝看着多出来的鱼脑,眨巴眨巴着大大的眼睛:“小姑姑,我已经有一份啦!”
姜枝笑道:“这是鱼脑,小姑姑不喜欢吃,跟你换。”
以前小时候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会喜欢和自己换吃的。
现在姜枝有些理解了。
姜丝闻言,把自己的递过去,大气道:“小姑姑喜欢就拿去!”
姜文逗她:“思思对小姑姑这么好呀,二叔也想和你换怎么办?”
姜丝闻言,皱起小小的脸,纠结道:“可、可是,我只有一份……”
姜文:“是啊,那怎么办呢?”
姜丝纠结了好一会,最后说:“那让哥哥和二叔换吧,哥哥的也好吃!”
童言童语逗得众人忍不住又笑起来。
吴秀笑着说:“思思,你姑姑那是骗你的,她从小最爱吃鱼脑。”
姜丝懵了懵,“那、那、那……”
姜海:“姑姑给你们吃就是了,下次有好吃的,也要记得你姑姑。”
姜丝重重点头。
姜老爷子笑着摇摇头,趁着众人不注意,把碗里的粥糊糊分了点过去给老妻。
姜老太太瞪他一眼。
姜老爷子小声道:“我今天干活没你累,你多吃点。”
姜老太太心里暖,也没拒绝,只是把自己碗里的汤给他分了一些。
“晚上喝汤多我得要起夜,我喝少点。”
姜岁默默地把姜枝给他的鱼脑吃到嘴里,黏滑像果冻一样的鱼脑瞬间在舌头上化开。
鲜香在鼻尖、舌尖萦绕不散。
姜枝问:“好吃吗?”
姜岁点点头:“好吃!”
姜枝笑了。
过日子,果然就是盼着这一口啊。
吃过晚饭,众人坐在院子里消食。
姜河是个闲不住的,没几分钟,又开始在木板上雕刻了。
姜树坐在凳子上悠哉悠哉,见状走过去,看样子像是龙虎相争的雏形,这可是很考验手艺的。
“二伯,不是做柜子吗?能用不就行了,怎么还搞这么复杂的图案?”
姜河笑着说:“这是咱们家的大门,房子建这么好,门也不能寒碜了。”
姜树看了一会,啧啧啧了几声,“二伯,你这手艺不当木匠可惜了。”
姜老爷子在给自己的针具煮沸水消毒,姜老爷子工作这么多年,给针具消毒这活他从没假于他手。
他边将针具放进装满沸水的铝盒里,一边添火:“你二伯以前本来也是半个木匠,手艺在咱们村都是数得上号的。”
姜树便说:“那二伯干脆继续当木匠算了,肯定很多人找你做柜子。”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
姜河犹豫了下,“现在大家过得都不大好,也没人愿意请人做柜子吧……”
姜树“嗐”了一声,“怎么没人,这是自建房区,在这住的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点加工费还是能花得起,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二伯你这手艺的。”
其实这场大灾变,最惨的不是有钱人,也不是底层人,而是那些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白领们。
在以前,大城市里因为科技发达,中层阶级的众人,生活大多数借助各种人力物力,几乎很少再自己动手,许多生活技能也因此退化。
大灾变后,大多数没办法变成变异者的普通人,生活得更加艰辛。
但也不乏靠拾荒采集过上好日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