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2页)

管理的事情辛祝指望不上宋惜娘,只能自己多担责,重新体会了一把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辛祝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了。

这回他也是那迫不及待就连忙举手的人,大声说:“我觉得也是该提小管事了,知道还能更进一步,工人们也能更尽心工作。”

宋惜娘瞧见辛祝这急切的样子,不好意思的抿起了嘴,她知道因为自己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染坊的大部分事情都辛苦辛阿爷了,这回她便没等表妹表态,就先举起手来支持辛阿爷。

辛长安和辛姑母没掺和商行的事,不知道这事是否有必要,便都看着辛月,见辛月举手了,他们便跟着举了手,辛长平自己也举了手,还一边帮着计票。

让状元郎帮着写会议纪要,辛氏商行的股东会议规格可真是高。

全票通过之后几个管事们凑到一起讨论要提多少小管事合适,最后商定是一个小管事管百人,染坊目前提三个,丝坊提九个,蚕所提三个,二个是蚕所的,一个是桑园的。

这是按现在的人数定额的,将来每增加一百名工人,便相应的增加一名小管事的名额,小管事们除了拿原来的工钱外,年底分红另分一笔管事分红。

辛长康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要提小管事的人选,便是辛祝的三个儿子,辛文、辛武与辛全,没等辛月拒绝,辛祝自己就先拦下了,说:“蚕所三个小管事,全是这三兄弟不合适。”

辛月也觉得不妥,只是当着三兄弟的亲爹,她还在考虑怎么说,见辛祝明事理,辛月也松了一口气,看向辛祝说:“叔爷,不然这样吧,你把三位堂叔调一个去染坊给你打下手。”

辛祝

求之不得,他使唤他的儿子们可使唤了几十年,再是顺手不过了,立刻笑着说:“好,好,好,把辛文给我调过来,我可真是一个人扛不住了,还有那新招的郭大郎,我看好他,染坊的小管事算他一个,另一个人选我还要琢磨琢磨。”

辛祝是乐意了,辛长康不乐意啊,辛文帮了他许多,少了辛文辛长康觉得自己又得乱了手脚,便跟辛祝商量道:“叔爷,把堂兄留给我吧,两个堂弟你调一个走。”

“那不行。”辛祝咬死了不放,说:“长康啊,你体谅体谅你老叔吧,你都有我两个儿子帮你了,我这边可是独木难支。”

辛祝这样倚老卖老的打感情牌,辛长康哪里顶得住,只能接受痛失一员大将的事实,辛长康心痛的捂着心口叹气。

丝坊人多,胡娘子把原先的老人里六个表现出众的女工名字报了出来,有三个是她从江州请来的女工,原本只是来教导辛氏女工缫丝织布,可瞧见辛氏女工的待遇后,这三人都不舍得离开,其余几个有家业在江州的走了,她们三个还没成家,干脆就送信说服了爹娘,留在了贺州。

另外她还提了施一娘的名字,别说辛月特意嘱咐了胡娘子要好生培养施一娘,胡娘子自己也看好这孩子,干活的手艺本就拔尖,这坚韧不拔的性子更是招胡娘子喜爱。

还有两个名额胡娘子说想先空着,这回招了六百人,除了施一娘外定然还有出众的人,她想等接触观察过之后,再选出那两个小管事。

小管事的事情敲定了,辛月便提了昨日胡娘说的对管事考核之事,这事其实在现代也很常见,年终考核嘛,哪个打工人不经历这个,不仅辛月这个小牛马要被年终考核,连董事长都要被股东会考核呢。

辛月昨夜仔细回忆了一番曾经让她厌烦的年终考核制度,挑挑拣拣的摘出一些适合如今的辛氏商行的制度来,不止胡娘子、辛祝、辛长康、宋惜娘他们这些正、副管事要被年终考核,辛月这个商行大管事也逃不脱。

想起一年多前自己还曾骂骂咧咧的写着年终报告,如今却主动给自己系上这层枷锁,辛月内心哀叹一句:真是世事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