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结局)(第6/8页)

伴随着天津的山海关汽水一起成长起来。后来又因为国家高瞻远瞩,可能预测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所以调去了海南食品厂,参加了幸福食品厂的建设。当政工厂长。

这也算屡立功勋了。在之后,陈来福以为自己会在海南的位置上干到退休,毕竟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也没什么好折腾的了。老婆年纪不小,孩子也在读大学了。

谁能想到,组织上找他谈话,说国家需要你。

他就远赴万里之遥,来到古巴,帮助古巴的兄弟一起来发展经济建设了。

在古巴建设饮料厂,还真的是陈来福没有想到的。不过来到古巴实地考察,并且尝试了几个样品之后,陈来福觉得贸易部的领导们的决策是正确的。

原因很简单,古巴的蔗糖资源丰富,他们制作饮料,口味极佳。

这和国内还不一样,国内现在的饮料添加的都是糖浆。用的是生物制糖法,分解出来的糖浆是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甜度高,又因为国内掌握生物制糖法的技术,所以价格低。但是在甜度和回口上是没有纯蔗糖添加的饮料好喝的。

作为一个食品厂厂长,也是在饮料厂干过的人,陈来福很清楚这一点。蔗糖的风味物质就是比果葡糖浆来的醇厚有韵味,果脯糖浆类似于死甜。

不能说果葡糖浆不好,只能说蔗糖更加优秀。这是两种风味的问题。

当然,不管是果葡糖浆还是蔗糖,这些东西都是真糖,吃起来其实是没关系的。虽然说是会让让胰岛素工作啥的,但是都属于食物的范畴,只要不过量就好。按照陈来福在饮料厂和食品厂的经验,糖浆总是要优于代糖的。

只有糖浆不够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代糖来压缩成本。如果可以,最好还是使用真糖。

要是陈来福能知道元时空的后世有一大批饮料厂打出广告【0蔗糖】作为一种宣传,把没有蔗糖当噱头。

也不知道这位饮料厂厂长会不会半夜气笑来。没有蔗糖,一堆代糖,反而是他们宣传食品安全和不会长胖的卖点了。蔗糖只是让人胰岛素多分泌一些,血糖高一些。

长期食用代糖可是要让人的代谢功能都出现问题的。

而在古巴这里,自然是不需要使用代糖,有足够的蔗糖可以用。

中古两国修建的饮料厂,要做的东西可是很多的。

由古巴出面,直接收购了中南美洲不少国家的咖啡豆。让原本美资在中南美洲一家独大的情况变小了。

而这些咖啡豆被送进古巴进行深加工。饮料厂下面有单独的烘豆车间。这些咖啡豆按照品质分成不同级别。

最高等级的直接做成意式咖啡豆或者是SOE咖啡豆。直接提供给咖啡厅和家庭咖啡馆使用。

等级次一点的被拉去深加工,成为速溶咖啡使用。 直接和雀巢的速溶咖啡打擂台。

而等级更低一点的则是直接拉去做饮料去了。因为可乐里面是需要添加咖啡因的。

而且有了足量便宜的咖啡豆供给,山海关汽水还可以直接做咖啡口味的可乐了。

不仅仅是咖啡口味的可乐。还有直接出咖啡饮料。

之前山海关汽水就有在这方面做预研发。只不过中国云南的咖啡豆数量不足,生产的主要是用来做生豆。供应东欧的国家都不够。

即便是越南和印尼可以生产咖啡豆,但是他们目前的产量也不足。印尼是基础建设太烂了,越南是之前打仗伤害太大了。

所以山海关饮料的咖啡饮料虽然有做,但是数量一直很少,只是少量的卖去苏联。连中国都没得卖,因为中国喝咖啡饮料的人本身就少。

而到了中南美洲,这就不需要为了咖啡豆和糖而忧虑了。

当饮料厂建成,大量的瓶装拿铁饮料直接进入市场。这种调味比很多咖啡厅更加稳定,甜度和香味更好的瓶装饮料,凭借性价比和口味优势直接开始攻城略地。

同时中古合资的速溶咖啡也在直接挤占了雀巢咖啡的市场占有率。

还有在古巴的深加工工厂,直接开始搞各种汽水和软饮。在和美国各大资本争夺中南美洲的利益。

原本美国自以为安稳的后花园,一瞬间就是后院起火。

整个南美饮料、咖啡市场,加起来一年也是超过五十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原本美资可以安稳的收割,从生产到销售,都是躺着赚钱。

现在好了,躺不住了。

一年不到的时间,从古巴开始,中古饮料厂已经撕下美资三分之一的市场。

现在不管整个美资都坐不住了。

番外篇:多收个三五斗(上)

番外篇之四

饮料、糖、农产品深加工。这些东西原本应该是中南美洲的王牌项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