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个人的与集体的(第2/2页)

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是基于他个人的人身经验而成的。是饱满的,是没有脱离实际的英雄主义。因为他书里写的任何英雄主义的人所能做的事情,他自己也能做到。

而脱离自身经验和阅历的创作,就如同一个未来的穿越者穿越到了封建时代参加诗会,然后开始抄毛主席的诗词来扬名。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场的人就要笑出声来。你一个未曾经历过的人,写出这样的东西就是贻笑大方。

“一个人的创作,总是离不开他的个人经历的。”海明威吧嗒了两口烟斗,发现刚刚聊的太久了,烟斗没抽已经灭了。

渡边连忙取来火,帮海明威点上。

“谢谢。”海明威点头致谢,烟雾继续弥漫:“我的创作也不例外。我习惯性的以自身经验为模板创作故事。而《良医》我是以张金福先生为模板创作的。但我又套进了我的个人经历。导致故事的突兀。”

“同时,我也陷入了创作的路径依赖。是张金福先生将我给点醒。个人英雄主义的困顿,也许可以被集体英雄主义化解。”

“所以《良医》里面的主角不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他对旧世界的恨,让他有了朋友。一起憎恨旧世界的朋友。只不过有的人和他一样,开出了对新世界充满爱的花朵,有的人却就此沉沦。”

“也有对新世界充满爱的朋友。和他一起努力创造新的生活,新的世界。”海明威抽着烟斗,手上钢笔签名没停过,已经签了不少了。

“这是一种新的体验。当我将张金福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都带进去之后,我发现了个体的困顿不在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为有一群愿意燃烧自己的同伴和你一起照亮黑夜。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燃烧自己,但总有人愿意燃烧自己。我突然觉得,对整个世界倒也不必那么悲观。对于命运,也未必只有命运的必然悲剧。也许总有人会带着希望而来。改变命运。”

渡边擦了擦自己的眼镜:“所以,这才是您这三部曲都保持了开放式结尾的原因?”

“是的。”海明威认真的点头:“因为我发现了,英雄主义的主角最终的命运是走向消亡。而集体英雄主义的主角最终的走向是未知。一种对未来的未知,一种不确定。但它们总是充满希望!”

渡边抚掌笑道:“希望习惯了您原来文章的读者朋友们能喜欢您的新小说。”

“他们会喜欢的。”海明威笃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