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小说不好看?(第2/2页)
那一年,张金福的赤脚医生补贴刚刚涨到每月二十八块,每半年可以领取一双胶鞋,每个月能领取两双劳保手套和五个口罩。
那一年,张金福除了要在乡下治病,还需要照顾自家的农田。赤脚医生之所以叫赤脚医生,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种应急的制度。某种意义上和民兵是一个意思。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这是民兵。平时为民救时为医,这是赤脚医生。
那一年海明威从北京北带了两箱药品,还要二十多罐罐头前往延安,再次见到了那个当年高唱信天游给他送行的中国医生。
张金福的笑容依旧是那么淳朴。他的窑洞里现在有了一个灯泡,不需要在用蜡烛和马灯照明了。
海明威看着不算太亮的灯泡,他没有想到山沟沟里居然还能有电。
为他的到来而烹饪了好几个菜的张金福似看出了他的疑惑,开口道:“村通电工程,我这是村里第一个通电的地方。因为我这里偶尔要给人缝合伤口。农忙的时候总有农民不小心伤到自己。要是不缝合伤口,他们愈合的太慢了,而且增加感染的风险。”
跟随着海明威大当翻译的小王将张金福的话原原本本的说给了海明威听。
海明威听的连连点头,他也顾不上吃饭,虽然说张金福把他拿来的罐头开了三个用来招待他。那种喜悦的牛肉罐头和肘子罐头的味道极好,就算是卖去美国的中高档餐厅当主菜都没问题。
但是海明威还是迫不及待的拉着张金福,给他说自己创作的故事。
张金福是学过文化的,不然也不能当赤脚医生。虽然说赤脚医生基本上是中草药和抗生素混着用,基本上算是抗生素医生。但是也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功底的。不然连抗生素医生都当不好。
海明威将自己写的良医的故事大略和张金福讲了一遍。
一名从二战战场退伍回来的老兵回到自己的家乡,看见自己家乡的乡亲们遭受病痛的折磨,而这里没有医生,只有连绵不绝的大山土丘。
于是这名顽强的退伍老兵放在了手中的枪开始,拿起了医书,开始了他治病救人的道路。
他从一个感冒病因都搞不懂的医生,成长为一个能帮周围十里八村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医生。
他顽强坚硬,他为了收集药材在野外留宿时对峙狼群。
面对保留着巫医习俗的村民,他斗智斗勇消灭的那些巫医习俗。
他如钢铁一般的顽强。
这是一个关于男人不断成长的故事,是海明威的硬汉故事。
一个硬汉用自己的行为和智慧解决各种问题的故事。
张金福当时听完海明威的话,他都怪不好意思的。自己哪有那么厉害。
海明威也哈哈的笑道:“虽然是以你为原型,但是我里面还融入了其他我在中国听过见过的故事。算是一个集合体吧。”
张金福听到这,才算是明白了。这也挺好的,不然自己受之有愧。
晚上有肘子有牛肉罐头,还有槐花炒鸡蛋和野菜虾皮汤。自然是要喝两杯的。男人们聚在一起喝酒吹牛皮的时刻,是海明威最放松的时刻。
海明威喝了很多,吃完就早早的睡了。
不过张金福没有喝几杯酒,他喝得少,酒精反而让他提神了,睡不着了。
他干脆抽出海明威送来的草稿,连夜读了起来。
等到雄鸡唱晓的时候,翻译小王打着哈欠从另一个窑洞里出来。他发现,张金福窑洞里的马灯才刚刚熄灭。
小王打着哈欠敲敲门:“张金福同志,你不是挑灯夜看了一整晚的书吧?”
张金福推开门走出来,两个黑眼圈掩盖不住。
小王看他的样子哈哈的笑了出来:“海明威先生写的小说好吧。我当时帮着一起翻译的时候,经常是一章文字反复看上一个晚上呢。尤其是其中夜晚斗狼的戏,写的真好啊!对吧,海明威先生写的真好,对吧!”
张金福挠挠头,脸上一副困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表情,他非常认真的说道:“不知道。”
“不知道?张金福同志,你怎么能不知道呢。你是这本书的主要原型啊。你要知道的啊张金福同志。”小王语气严肃了起来。
张金福叹了口气:“这海明威先生的书确实是好看的,但是……有些怪怪的。好像是少了一些什么东西。”
“少了一些东西?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