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自顾不暇

“现在看起来还真的是一个好时候啊。通过国内的同志们传来的资料,美国那边犹太集团和昂撒集团出现了利益上的冲突,很有可能是出现两大集团对峙的情况。”

在中东巴勒斯坦某地,跟随着重信房子一起来搞中东革命的王德非常兴奋。

他刚刚从从加密无线电室内出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他就忍不住想要和同伴们分享。

在巴勒斯坦的这个山区之内,以及聚集了超过五百名从中日两地来巴勒斯坦支持巴勒斯坦革命的年轻人。

而这个原本的山村,在这些年的建设下来,也开始越发的繁荣了。

从一个几百人的小山村,慢慢的发展成了一个上万人的小镇了。

原因无他,这些从中日来的年轻革命者们,他们不仅仅是带来了革命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来自于先进世界的各种科技产品。

最重要的就是医药。

中国的革命者也是发现了,现代医药和医疗技术,真的是援助落后地区发展革命的大杀器。

巴勒斯坦并不是一个多么发达的地方。在这些中国革命者来之前,他们的抗生素和各种药品都是从西方进口的。

而西方医药集团的手段大家都是见识过的。

只要可以,他们能把一美元的玩意儿卖到一百甚至一千美元。

之前犹太资本做局,封锁巴勒斯坦的医药进口,导致巴勒斯坦的药品价格直接飙升了一百多倍。

每天都有无数人因为缺少医药而死。

这些中国的革命者来了之后,带来了大量的药品。这样一来自然是最直接开了巴勒斯坦的好感。

要知道,巴勒斯坦这边其实也是保守宗教主义的人很多。世俗化程度不能说特别高。

一帮外国人要进来,还要一个根据地。这原本是很难的。也就是靠着医药,才让巴勒斯坦当局选择放开一面。

而当众信房子他们真的创建了根据地之后,也开始了他们对巴勒斯坦地区输出革命。

一边是这些年轻的革命者创建学校来传播知识,同时也是建设医院救死扶伤。

这才算是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当然,真正让这批革命者在巴勒斯坦声名大噪的是他们在之前两年,带领着一批巴勒斯坦青年,从以色列手上夺取了一部分国土回来。

在两次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战争都以巴勒斯坦退后的大前提下,能在局部地区取得这么几次胜利是很提气的。

也让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青年加入这个地区。

因为从1947年到1965年,巴勒斯坦已经实际上损失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国土面积了。

1947年,巴勒斯坦实际控制面积为一万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土地。经过了两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实际面积仅仅剩下五千平方公里。

其余地方都被以色列占领。而除了两次大型的中东战争之外。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土地占领是不间断的。

比较常见的就是民间与军方合作,不断向巴勒斯坦地区修建石头围墙。他们宣称石头围墙这边的区域都是以色列的。

如果有人妨碍了他们修建石头围墙,可不要指望他们客气。

什么?你说你家和你的农场怎么一夜之间也都在石头围墙这边了?我哪里去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你要么放弃家业滚出去,要么就留在这里当奴隶。

除了这个之外,以色列还以约旦河西岸的【无主土地】为名,强迁了大量的犹太人进入约旦河西岸定居。并且抢占约旦河西岸的丰田区,抢占水系。

如果有巴勒斯坦人胆敢反抗,那么他们基本上就会被打死。

而上一次一个相对大型的犹太定居点选在了约旦河西岸的某处水系上游。那是一块冲击地,土地肥沃不说,还是很多小水系的上游。

以色列强行迁徙了大约三千名犹太人来此定居,并且用的就是【无主之地】的名义。

但是这样肥沃的土地,想一想怎么可能会是无主之地呢?

该地区生活了大约五百名巴勒斯坦人。他们在夜晚的时候遭受到了以色列军队的袭击。

这不过是一群没有什么反抗能力的平民罢了。就算是有些枪支,也是不值一提的老枪。在以色列正式军队的进攻下,他们连一刻钟都抵挡不住。

当晚这五百人的自然村落就荡然无存了。一百多人被军队直接击毙。剩下几百人趁着夜色逃亡了。有的人直接死在了逃亡的路上。有的人逃回了巴勒斯坦更深的地区。

那一路上当真是哭爹喊娘,很多人的亲人都死在了那场夜袭之下。而因为这些人都跑了或死了,那么当然那就是以色列所说的【无主之地】了。

那些犹太人感谢着上帝赐给他们这片丰饶的土地,然后在这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