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能免俗(第2/2页)
还记得【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李锐现在想一想还真的是没有错。
所以以贵州为例,不仅仅是对贵州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结构性扶贫以此来促进贵州的发展。
同时还要开始对贵州山区进行调庄移民的工程。
其实这个工程在李锐最开始穿越来的时候就考虑过了。不仅仅是贵州,还有青海、甘肃、广西、宁夏、新疆等等地区。
其中有很多地区是完全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如果要发展,就需要海量的资源填进去。
投入那海量的资源,不如直接让人搬出来。搬迁到更合适的地方。
但是一开始没有搞就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钱没资源。
而现在,李锐手上终于有钱有资源了。可以搞了,同时这个年代那些偏远地区的人口也少,搬迁出来的耗费也少。
甚至于,李锐认真的思考过是不是搞打工移民。就像是现在东南、东北地区都出现了用工不足的情况。如果直接让人整体搬迁前往这些地方去务工,让他们在那里安家会如何。
李锐觉得如果自己真的干这件事,以后的历史书上说不定要有一笔骂名。但是如果真的有必要,那么该移民也是要移的。
长痛不如短痛,移民可能痛十年,但是他们接下来的人生和他们的后代会有更好的生活。
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来进行开发。能搞产业搞产业,能搞资源搞资源,能搞特产搞特产。
李锐已经和人好好的商议过,列出了一个大致的规划书。现在主席马上要退二线了。
国家权力核心要换班,需要权力平稳过度。
李锐的态度也很重要。
他要是不支持,新的领导上来也不好当。
还好,早在五年前中央就有讨论主席退下去之后的接班人。
本来刘委员一伙人是很有机会的。但是他么已经被李锐给斗倒了。也是树倒猢狲散。
倒是让原本的备选人物之一的聂帅成为成了最好的选择。
现在聂帅就在主席的办公室里唠家常呢。
嗯,真的是唠家常,没有谈工作。就是在谈孙子孙女的学习如何如何。毕竟永福的孩子现在也是刚上小学的年纪。
因为永福也不在北京工作,所以只能偶尔寄照片来北京给主席看看小孩的情况。
主席拿着一张孙子骑木马的照片给聂帅看:“这小娃娃生的虎头虎脑的,骨头倒是显得大。比同龄的小孩大上了一圈啊。长得壮实好啊,不容易生病。”
年纪大了,喜欢小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就算是国家主席也不能免俗。聂帅也是一样。
聂帅他开腔道:“好啊,永福当年去朝鲜的时候,他老婆还没怀孕。当时我都害怕他要没回来那会怎样。现在好咯,他现在回国这么多年,忙于工作。夫妻俩也是拖到前些年才生娃娃,还好这娃娃虎头虎脑的,长得好哇!”
“欸,对咯。说到结婚生娃娃,我们的李部长今年也有四十二岁了吧。”聂帅突然把话题拐到了李锐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