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参观与窘迫(第2/2页)
张寿带着父母坐下。
“诶,部队不是要吃饭前拉歌嘛。怎么没听你们唱啊。”桂花倒是有些好奇。
张寿哈哈一笑:“有的兄弟部队是要拉歌,不过那是因为用餐的食堂大小不够,大家要排队吃饭。因为排队的时间太长,所以用拉歌的方式打发时间。咱们这个部队的食堂大小够,大家不用排队吃饭。也就不用拉歌了。”
张祥的父母恍然大悟。他们也和旁边另外几个战士的父母互相聊天。大家都是在大巴车上才认识的。
来的这些父母有飞行学员、飞行员的,也有地勤和地面部队的。
一顿饭吃完,张祥打饭的时候还说让洪班长少打点,实际上他是一点渣都没剩下,吃的那叫一个光光的。吃完之后之直打嗝呢。
“嗝儿~哎呀,这部队的饭还真的挺好吃的。还是大白米饭和玉米面馒头呢。我觉得比很多老百姓家吃的好啊。”张祥一边说一边打饱嗝呢。
向张祥这样北京钢铁厂的职工,桂花还在街道办干活的北京双职工家庭,其实在全国都属于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了。
他们在大巴车上认识的一对夫妻,他们就是来自于贵州山区的。夫妻俩都是种地的。但是贵州那地方,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地方。种地真的是太难了。
这夫妻一年到底的主要粮食就是土豆,然后就是各种蘸水蘸着土豆吃。自己种点蔬菜,不够吃还要去山上挖点野菜。
一年到头肉吃是不上几回。现在来了部队,他们夫妻吃的可仔细了。拿着馒头把盘子里剩下的菜汤都扫干净了。整个餐盘干净的就像是洗过了一样。光可鉴人。
政委看到了,忍不住问道:“大哥、大姐,你们要是没吃饱就再来一份吧。”
这对来自贵州的夫妻急忙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我们吃饱了,领导,我们真的吃饱了。”
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自己多吃了一点会影响孩子在部队领导前的形象。
政委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回头叮嘱洪班长,这几位看起来家庭比较困难的父母在这几天吃饭的时候给他们多打点菜。肉给他们多补点。
吃完饭,领导也给这些战士放了半天假,让他们在营地里好好的和父母叙叙旧,唠唠家常。毕竟许久不见了。
张寿也迫不及待的介绍自己的战友们给自己的父母认识。
向张祥和桂花他们来部队的时候还带了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是给张寿和他们战友的慰问品。
毕竟拥军也是老传统了。
来了孩子的部队,也不好意思空手来。张祥来时花了二十多块钱买各种点心。桂花也找了自己的老姐妹帮着自己一起炸了俩大袋子的芝麻麻花。
现在也是一口气都拿了出来。给这些张寿和他的战友们分了。
不过有的战友的父母就显得有些窘迫了。因为家庭条件不同,就如那对从贵州来的父母,他们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一袋炸洋芋片。
他们露出羞涩又有些怯怯的笑容:“这……我们自家炸的洋芋片。也不知道大家爱不爱吃。”
张祥看得出这对老夫妻的窘迫,他下意识的搓了一下张寿。张寿立马反应了过来,走了过去就从袋子里捞出一片已经不酥脆的炸洋芋片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同时道:“爱吃。阿姨叔叔你们做的炸洋芋片可好吃了。大家伙都过来尝尝。我觉得比食品厂做的炸薯片还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