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定是真的!(第2/3页)
自己怎么敢和人家吵。苏联的白人也是白人啊。
再说了,苏联怎么看感觉都好像要比英国强啊。
张润的精英精外的精神又发作了。站在一旁唯唯诺诺如同喽啰。
而和詹姆斯同行的几个英国人显然不想要把事情闹大。因为在这里吵架太丢人了,吵赢了不光彩,吵输了更是丢人。
所以他们站出来打圆场,把整个事情给平下去。让两人不要吵了。
主要是伊万诺夫那边跟着来的几个苏联大汉看着膀大腰圆的,自己这些老伦敦一个个细胳膊细腿的,除了打圆场难道还能打拳吗?难道不怕被人家一拳打死?
他们只能是在事后找补。尤其是负责文化意识形态的相关专员乔恩,更是在参观结束后对张润说,要张润出一些文章和报纸,好好的批评中国搞的乐安雅苑项目。
张润也确实是照做了。毕竟乔恩先生掌管着每个季度英国政府对自己这样优秀报社的拨款扶持计划呢。
如果说这一切都只是两个设计师在线下相遇后的互相普通嘲讽攻击的环节,那其实不算什么。毕竟人生在世,谁还没和人吵过架打过架啊。
家常便饭罢了。
但是事情坏就坏在了李锐的摄影机上面。
因为爆改这个节目太受欢迎了,观众一直催更,所以摄影的干事们也是一个劲的收集各种素材。
关于设计师设计的样板房这个打样空间的素材自然也是要收集啊。
尤其是要对比之前英国搞的乐安雅苑最后交房的水平。以及中国设计师们最后设计的交房水平的比较。
嗯,李锐最喜欢搞这种不对称的拉踩视频了。
流量之道,无非踩一捧一。
所以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之中,就是介绍这样板间的事情。
先是用镜头给大家看看英国设计师的设计。之后在用镜头给大家看看中国设计师最后设计出成品交房的模样。
就是要给大家看看反差感。
这里做了比较有趣的设计,那就是在拍摄节目的时候除了拍摄普通市民的反应之外,还特别把国内正在做节目的几个气氛团队给搞了过来。
包括马季、小李、小白等节目组内的气氛小组也进来了。
他们来做一些相对夸张的反应。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走进英国设计的房屋,第一感觉就是阴暗,因为采光不好。
第二就是感觉憋闷的慌,因为空气流通设计有问题。
至于房间狭小和逼仄,这都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从北从方来的马季尤其受不了这种楼宇。他在节目里一副快要心梗的模样,一直捂着胸口给自己擦汗:“哎呦不行了。这房子别说住了,我待着都难受。我在北京住的还是胡同里的小平房,我都觉得我家那个七十来平米的小平房更好。”
因为北京的气候更加干燥,广东到香港这边,本身气候就湿闷。春季返潮时候,那就更是难受的紧。
一些呼吸不太好的老人和小孩以及心脏病人,经常会有憋闷呼吸不过来的感觉。如果房屋通风做的不行,住在里面就感觉难受。
马季算是一种情景复刻了,因为他是真的难受的流汗。他第一次体验南方那种站着不动都满身是汗,但是身体又发凉,呼吸还喘不过劲的感觉。感觉怎么都不舒服。
所以他的反应和抱怨也最大的。
而他的这种症状到了另一边中国设计的房子那里就好多了。
因为空气终于流动起来了,没有那种闷死人的感觉。
而且房间也的采光也好了起来。
作为难受代表的马季给自己扇了扇风,道:“这俩屋的察觉怎么这么大呢?我就不说什么屋子的大小,装修这些了。就是那个屋子(英国人设计的)我待着就难受。”
“这屋子我待的就舒服多了。”
就在马季有这样的疑问时,节目的画外音也适时的加入道:“其实不光是马季一人觉得如此,来参观这些房子的普通市民也是如此觉得。”
伴随着这话,当然是插入了一堆觉得难受的普通市民的画面。
“不仅仅是普通市民,就连很多国家的设计师看着也觉得要摇头。”
画面上就是一堆外国设计师参观时候的难受画面。
“不过是他们,还有英国的设计师詹姆斯先生也承认自己确实没有好好设计了。”
这下好了,画面一出来,香港那边的港英政府和英国那边的伦敦政府要坐不住了。
因为李锐采用了特殊的剪辑手段。把英国人后世的手段先用给了英国人。
伊万诺夫讽刺着詹姆斯把乐安雅苑乱搞,把所有的坑都踩中的画面播出。
这边伊万诺夫再说,那边包括詹姆斯、乔恩在内的那些英国人一直在点头,好像承认了伊万诺夫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