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当你伸出左脸给我打时
香港,张润家中。
作为一个小报主编,其实张润的收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毕竟他只是主编,又不是报社老板,一个月的收入在一千多元港币。当然这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更多的香港人的收入是两百到五百元之间。比如说码头上干重体力活和负责开叉车吊机之类的技术工种,前者的月收入(不计加班)是二百八十元,后者的月收入(不计加班)是三百一十元。
一个高中或中专毕业生,进入公司上班,第一年的薪水普遍在一百八十元至两百元。如果是大学毕业生,第一年的月薪水普遍有四百元。
一个工厂里面负责开车床的技术工人,在不计加班收入的情况下,平均月薪在三百五十元左右。
在这种横向对比下来看,张润一个月一千五百港币的收入,已经属于妥妥的高收入阶层了。
不过张润家里人口多,自己又好面子,在外面面喜欢充大哥,所以他这钱啊,其实也不太经得住花销。
不过如他这样的文人(尤其是旧式文人,以及有着精外倾向的文人)阶层,这么大方的人很少。很多如他同阶层的文人都是一个比一个抠门。外表礼仪道德,内里肮脏下流。
毕竟是个别人家办丧事都能在白纸包里塞白纸的群体。
所以张润的家里总是有一群蹭白饭的群体,总是提着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来他家里蹭饭。
没办法,当年李锐在国内处理旧文人群体的时候,很多人都跑到香港来了。毕竟旧文人群体也不是都有钱跑去欧美或者是更近一点的南洋去讨生活的。
到了香港,至少语言相通。他们自诩还能在香港讨口饭吃。
只是没有想到香港的竞争太激烈了,他们这帮旧文人群体之间都要卷死自己。很多人想要成为英国或者美国的狗,领一份狗粮吃。可惜啊,想要当狗的太多了,人家就算是选狗,也要是精挑细选的。
至少也要是张润这种才行啊,你们这些家伙哪凉快哪呆着去。
今天是周末,又是张润家里充满了文化反贼的聚会日。
张润又是一如既往的大方,打发了家里的孩子去斩了一只烧鸭,一只白切鸡,花了二十多块接近三十块港币。
这对于这时候的很多港人来说已经不是小开支了,毕竟一天也才赚十块钱的人比比皆是。
那些提着不值钱小礼物来的旧文人们,闻着烧鸭和白切鸡的香味,他们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毕竟这是一个星期难得一次的开荤日子啊!
自从被李锐从内地赶来香港之后,他们的日子就清贫了起来。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咯。
当然,想要吃到这些肉食,对张润的恭维是不能少的。
所以他们对于张润最近发表的言论是各种吹捧啊。
“最近拜读了张兄的文章,感慨颇深啊。确实如张兄所说,这乐安雅苑的项目本来就是英国的德政。可惜啊,国人之中奸诈狡猾者太多了,好好的德行之政,现在都搞不好。”一个来自浙江的文人摸着自己的山羊胡说着,说完之后夹了一块烧鸭。
看着这人夹走了一块烧鸭,旁边的人急了,忙说道:“确实啊,确实。张兄你说得对啊,这就是一些华人的劣根性啊。我最近准备做一篇文章,来好好的骂一骂这种事情。”
说罢,他夹起来了一个大块的鸡腿肉。油润润的白切鸡腿,沾着葱油姜末做的白切汁,香喷喷的好吃的不得了,一口下去连嘴唇都丰润了。
这帮旧文人,倒是真的把他们的本事都用出来了,毕竟是可以吃到肉啊。
他们各种吹嘘和恭维张润,把这个中年人吹的五迷三道的,脚底就像是踩着三两棉花一样,几乎飘飘欲仙了。
他们为张润提供情绪价值,张润为他们提供物质(肉食)价值。
张润颇为自得的说道:“那自然是如此,我的观点何曾有错?原本香港在英国的管理下好好的。内地的非要插一手,现在香港的基层都是由那个叫雷月星的找人搞起来的。你们看看现在像什么样子。”
“从前大富豪茶楼是多好的一个地方,每逢周末大家在那赏鸟饮茶,南音、昆曲多好啊。现在被雷月星收购了,搞什么一楼大堂的散台,什么人都往里面放。码头上的力工都能去吃点心喝茶,那些人乌烟瘴气的,像个什么话。”
“还有其他的一些茶楼、点心铺、KTV,现在搞的都是一点都不高级了。哎,香港从前的好日子没有咯。”说道这里,张润叹息一声,饮了一杯酒。
那些人自然也是纷纷举起酒杯一起喝了一杯,顺便又夹了一筷子菜。
张润畅快了,他们才能畅快。
不过张润的畅快并不能维持多久,就在他们酒酣耳热之际,隔壁却传来电视的声音破坏了他们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