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开画(第2/2页)
她随和的挥手和影迷打招呼。不像是一个明星,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等到所有人都入场且电影还没开场前,法国那边接待她的工作人员忍不住对她说道:“简小姐,您现在可真的是不像一个大明星,您知道您在法国有多受欢迎吗?您挥挥手,会有一帮法国人愿意为您冲锋。”
简笑了笑:“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中国吗?”
“嗯?”
“因为他们不追星。或者说他们的社会风气和从上到下的教育让他们不追星。他们会喜欢我的角色,我走在路上时他们会夸我某个电影角色演得好。买点心的时候还会有店主多送我点小吃。但是他们不会涌上来让我无法呼吸。”
简认真的说道说:“那是真正自由的气味。我能继续表演,能赚一份体面且养活自己的收入。还能和普通人一样过着相对恬静的生活,甚至能自己去菜市场买菜。”
法国方面的工作人员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好像又说不出来什么。最后只能摇摇头,因为他想象不出来那样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而在他们交谈的时候,电影院也慢慢黑了下来。
《西嘉尔》的第二部也要正式在法国上映了。
虽然说这电影已经在中国和苏联上映过了,但是在法国这种传统西欧国家上映还是很不一样的。
简也环顾了一下四周,想要看看周围法国影迷看这部电影的反应。
这里的人都是最近重温了《西嘉尔》第一部的观众。
《西嘉尔》的第一部最后,简扮演的少女西嘉尔最终也没能等来参战的哥哥。而那个爱她很深的少年也最终只余下一些物件送回家乡。
少女西嘉尔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而电影第二部就在这样的情景下开场了。
黝黑的房间里亮起些许火光,细小的火焰在窑炉里跳动,火舌舔舐着窑炉里的木材。
很快干燥的木材也被烧的噼啪作响,光亮越来越大。
火光的映照下房间的景色逐渐清晰了起来。
这里是面包店,一名青年女人正在手脚麻利的做着面包。
她撑开面团动作娴熟,面团在她的手上随方就圆。然后再将一个个面团丢进面篮子(欧式乡村面包发酵篮)里面。
随后又从架子上端下一盆面。她双手都在用力,身体紧绷着把这盆面放在地上。然后她在面团上盖上一层透明塑料布。随后脱了鞋子洗了脚,整个人站在面盆里,隔着塑料布来踩面揉面。
这个女人的动作干练,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伴随着炉火里的光芒,大家能慢慢看清她的脸,她就是简扮演的西嘉尔。
相比于上一部,这一部的一开场,她就显得成熟的多。因为她这个时候已经二十来岁了。
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西嘉尔脸上丝毫没有被打垮的表情。
在这里简用了最返璞归真的表演方式。一般演员处理这样的人物的时候,会因为她的经历而故意的演绎出苦大仇深的感情。
但是简没有,她没有用力过猛的去表演西嘉尔所遭受的不幸。因为简在自己写的人物小传(对电影人物的感受)里就写到:西嘉尔是幸运的,因为她还活着,她还年轻,她还漂亮。所以生活对她的打击并不能击垮她,她感谢这份幸运,所以她会更努力的生活。
所以电影里的西嘉尔就是这样,她成为了一名娴熟的面包师。将面包房开在了柏林。
每天上午七点半,第一炉面包出炉。周围的居民都会过来买面包。
这是一段漫长的镜头,完全是简的独角戏。而且没有台词,只有她做面包的画面,还有制作面包时发出的声音。
这就是全部的配乐。
但是简处理的很好,她把一个独立坚强的女人表现了出来。还有她做完面包后那种辛苦,握着水杯都有些颤抖的手。
不过她虽然辛苦,但是她的生活还可以继续。
这是一战结束后的一段悠然岁月。战争好像停止了,一切都向好的地方发展。西嘉尔的面包房开在了柏林的一个犹太人社区里。
这里主要生活的都是犹太人。但是这里并没有那么明显的犹太标志。没有所谓的【犹太传统服饰】。也没有所谓的【犹太独有信仰】。社区里有很多犹太人甚至是吃猪肉的。只是不吃不带鳞片的海鱼。
“今天的面包卖完了。”西嘉尔对着最后的顾客抱歉的微笑着。
今天是祈祷的日子,她会和社区里的朋友们一起前往教堂参加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