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诚意
事实证明,中国人加了剪辑和特效,以及各种催泪音乐与治愈感滤镜的节目真的很受欢迎。
还是那句话,论剪辑,目前全世界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相比。
毕竟在国内李锐可以用电脑和数字设备让专门培养的保密摄影干事们几乎零成本的学习剪辑。可以拍摄几千乃至上万分钟的素材,就是丢给这些摄影干事们练手。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定了主题后就不管他们操作的细节,让他们剪辑出各种各样的视频。
同样的素材、同样的主题,他们却能剪辑出千差万别的效果出来。
非要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剪辑师们太卷了。已经把欧美同行卷没了。毕竟欧美同行在三十岁的时候可能一共亲自上手剪辑的节目长度也不超过三百分钟。
而同年龄的中国剪辑师,他们上手的剪辑长度是欧美同行的几十倍。
海量的经验,怎么比?
中国这把就是要扶持一下法国的文化舆论力量,撕裂一下英美在欧洲国家的文化统治权。
欧美如果都是一群各自为战的小强,也好过英美一家独大的霸权。
法兰西想要有自己的法兰西叙事节奏,那么就给他们。顺便还能恶心一下美国。
尤其是维克多三个老兵所说的,不远万里为了其他人打仗这件事。
他们不就是嘛,为了美国打了一场战争,毫无意义。害死了好多战友同袍。
如果不是运气好被中国人俘虏了,他们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影视作品里一定会有一些政治立场的,或明或暗。这视频节目里就有一些,隐晦深刻的立场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宣传了一波法国的田园牧歌生活,和他们乡村产的奶酪、面包和优美的风景之类的。
这年代不是没有风光纪录片。也不是没有食品宣传片。但是这些片子还处于初级阶段。
如果要宣传一个地方的风光好,那么一定是大全景的画面,再配合旁白的使劲吹嘘。
【阿尔卑斯山余脉的霍格里村是个风光优美温度宜人的美丽村庄……】诸如此类。
美食介绍也是一样,基本上就是通篇大白话的硬夸。最多就是找几个帅哥美女或者是明星来硬夸。
像是这种用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搞宣传的,他们是真的还没有见过啊。
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招是真的有用啊。
因为在试播的第一期结束之后,巴黎的电视台已经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
这些信件的数量多到如冬天的雪片一般,几乎要把编辑部给淹没了。
问题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这个村子在哪?村子里的奶酪是什么牌子,哪里可以买之类的。的
而这宣传的态势还在进一步的扩散,因为节目接下来不仅仅是在法国播放了,还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在周边国家也播放了。
其他国家的观众也纷纷来信,希望知道这个小村子的名字,他们想要去那个风景如画,且充满人情味的村庄去旅游,并且购买特产。
到现在这一刻,一开始那些对中国摄影队来法国合作拍摄节目的官员们算是服了。
他们这些年配合着戴高乐的法国文化复兴行动搞了很多动作,但是效果都一般。
拉人来法国旅游,一般人家也就是来巴黎。看看巴黎铁塔和卢浮宫,走走香榭丽舍大道就结束了。
哪里会有人想要去参加什么法国深度游啊。尤其是去乡村什么的。
这都是他们之前想要做,但是没有做到的事情啊!
这下真的是要拜托一下中国了,让他们和法国多合作合作。比如说把这个寻人节目给拍摄完,然后在多拍摄一些节目。
最好是法国的摄制组能跟在中国的摄影队旁边多观察多学习之类的。
一些法国的影视制作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和中国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啊!
而对于法国政府的要求,李夏作为这次来法国谈这件事的代表,他倒是乐呵呵的没有否决。
“当然,对于法国诸位的需求,我们当然是了解的。中法之间是可以存在友谊的。只要我们之间拿出信任。”李夏笑呵呵的说到。
而这个【信任】,在国家外交层面上就是代指【条件】。
如果外交辞令里用上了【双方信任不足】这样的句子,那就多半代表【两边条件没谈拢】。
而对于李夏这样的话,负责来谈的法国官员也回应道:“贵方希望用什么来表达信任呢?我们双方之间已经开始了不错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经济合作也是我们法方所希望的。”
“不仅仅是经济合作。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开放。比如说对中国电影的审核额度。目前法方一年只允许中方在法方投放五到十部电影,有的时候还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