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东方酒店内的气氛有些沉重。
因为美国糖业精炼公司的领导人来了香港。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就是奔着这百万吨糖的生意来的。
他这是打算虎口夺食啊。
“美国糖业精炼公司的糖价不会太低,他们的报价应该与我们相当。甚至会贵于我们一点。”有一名副手说道。
但另一名负责市场调研的同志则说道:“但是要考虑到政治风险。现在虽然中苏美三国关系在趋于缓和。但是美国内部的反共行动却并没有减少。”
“如果美国对这些购买中国糖的企业发起调查。那么他们承担的风险和亏损也是巨大的。这一点戴维斯没有说错。他们除了考了经济成本,也会考虑政治成本。如果价格一样,自然是政治成本更低的美国糖业精炼公司更有优势。”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点头同意。
另一名负责统计的同志则问道:“这百万吨糖的生意可不小,全球能提供这样规模的原糖供应的企业极少。这也是我们敢拿捏这些国际掮客的主要原因。他们要是不从我们这里弄糖,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很难弄到这个数量的糖。很多糖业早在年初就已经签完了供货协议了。这个美国糖业精炼公司虽然是巨无霸,但是他们真的有能力一口气供应百万吨的糖货?”
这是一个灵魂质问。百万吨的糖,在国际市场上属于绝对的大宗交易。不管是买还是卖,这都不是轻易搞的好的。按照中国的报价,百万吨糖就涉及到了六千五百多万美元的交易额了。
都够给现在还算孱弱的人民海军新增几艘主力战舰了。
这时,一名负责国际市场调查的同志则开口说道:“今年是糖业丰收大年。古巴、巴西今年预计都要大丰收。尤其是巴西,到现在为止的上半年都是风调雨顺,四月份的甘蔗收获季他们赚了盆满钵满,他们还加大的种植力度,下半年的收获应该会更多。”
“预计今年巴西的糖产量可以突破四百万吨。美国糖业精炼公司在巴西有大量的种植园,他们今年的练糖规模怕是能再增加一百万吨。”
“这批国际掮客只要供货时间不集中在一起,那么美国糖业精炼公司用分批供货的方式,说不定就全吃下了。”
此话一出,现场就很沉默了。黄立今天特别安静,想要当一个小透明,所以根本不参与讨论。
但是郭师年也不知道怎么的,好像还特别注意到他了。
那些同志开口说的话也不知他听没听进去,反正他是转头看向黄立:“黄立同志,你怎么看。”
“啊,我觉得调研部的欧阳同志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还是要防止这百万吨糖的大订单跑掉了。”黄立硬着头皮说道。
虽然说他自觉自己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但是如果自己和柳先生吃饭的事情被查出来,又恰好这个时候这大订单的生意做不成,最后谁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替罪羊。
到时候郭师年随便找个借口,说自己出卖国家机密、利益,然后导致了生意没做成,那自己可就冤枉死了。
所以黄立现在迫切的希望尽快把这笔生意敲定下来。只有把生意敲定了,他才安全。
只听黄立道:“美国糖业精炼公司是个巨无霸。他们一直在北美和南美活动,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把手插进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
“如果他们这次借着这机会把手伸进亚洲市场,那我们的生意就很难做了。”
黄立没有说什么要尽快签订协议的话,只说了潜在的风险。他这话说的好似不偏不倚,至少在场的很多同志都点头认同了。
郭师年听到这话不置可否,没有认同也没有否定,反而转移话题说道:“黄立同志,我听人事部的小王说你昨天吃坏了肚子?”
黄立心中一紧:“急性肠胃炎,路边的牛杂店不干净。真的不好意思,让大家伙担心了。”
郭师年又问道:“真的是吃牛杂吃的?”
“是啊,那家叫黄记的牛仔不干净,大家千万不要去吃啊。”黄立尽可能保持神色平静的说道。
随后办公室里又讨论了一会儿,有人说要尽快敲定协议,就算是便宜点也要赶紧把糖出掉的。也有人说美国糖业精炼公司也未必能吃下这笔生意,不如等等,至少要让价格往上涨涨的。
反正讨论的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大家有一个观点却都形成了统一。那就是大家都觉得六十五美元的价格是卖不到了。
最乐观的同志也只是觉得能卖到五十五美元就不错了。
讨论了几个小时,会议做了一份总结报告后,郭师年宣布散会。他要直接联系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央相关负责人,看看上级领导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