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该涨涨了(第2/2页)
郭师年听到这话有点想要笑,因为接待的工作人员口音还挺重的,不过沟通已经没问题了。他还是点头赞许道:“挺标准的了。”
而郭师年来香港是带着任务来的。因为今年在计委会的组织下,中国糖业出口总公司成立了。
这是李锐吹响中国糖出海号角的第一步。
郭师年是作为先锋来香港打头站的,因为到今年六月份为止,之前江明同志和各国糖业公司签订的协议已经到期了。
是续签协议,还是做其他打算,郭师年都要先接触那些公司的人以后才能做出分析。
而在他见到目前中央在香港的孙代表,这位孙代表对他呵呵一笑道:“你的工作应该很好做。”
“为什么?”郭师年不解?
“因为商品化经济,这些糖业公司已经把他们在亚洲的制糖厂卖的差不多了。以太古糖业为例,他们原本在南越南、泰国、印度、孟加拉都有种植园和练糖工场。但是据我所知,到了今年,他们仅有泰国的工厂还在继续开工。其他的工厂已经关闭。”
“那些种植园也已经全部转手了。”孙代表给郭师年师派了一根烟。郭师年接过后主动给两人点火。
烟气弥漫中,郭师年有些不解:“他们关闭这些工厂,就是因为我们能供应低价糖?他们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不供应了,他们怎么办?”
孙代表吸了一口烟后淡淡道:“买办主义是这样的。从五五年到今年,整整八年时间,太古糖业赚的盆满钵满。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能有几个八年?”
“这些人在亚洲捞了八年,把他们下辈子的养老钱都赚到了。他们为什么要在乎八年后的问题?那都是别人的问题了。”
孙代表笑着看向郭师年:“你知道怎么办了?”
郭师年呵呵一笑:“知道了!”
就在第二天,郭师年就约谈了几个靠倒卖中国低价糖的国际糖商代表,并且给出了一个让他们足以吐血的条件。
这些人吐血没吐血不好说,反正戴维斯从飞机上下来,接到香港代表给他的信息时,他直接昏了过去。
中方条件:【糖价从原本的每吨四十美元上调至六十五美元。供货协议一年一签,不签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