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过个肥年

南城的农贸市场充满了烟火气,因为北京南城一直都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而且北京能算好吃的小吃也都在南城了。

虽然说南方人未必吃的习惯,但是芝麻酱花卷、芝麻酱烧饼这些东西是在南城最多也是南城做的最好。

街边买二八酱的地方排队也是人潮汹涌。老北京其实最喜欢的还是芝麻酱,但是纯芝麻酱成本太高所以售价也就很贵。二分芝麻八分花生的二八酱就成为了老北京老百姓的美食了。

二八酱泄开混白糖,把白糖搅匀了,再拿这种甜的二八酱往炸油饼或者是馒头、烧饼里面一夹,这也是很多小老百姓的好吃食。

老北京还就是爱那股子浓烈的香味。

农贸市场的路不长,但是小车开的很慢。边走边看,这是人民的烟火气,是最真实的一面。

而在继续向前走,离开了农贸市场的这块地方,前面有一个杂货市场。

这里卖的东西就更加五花八门了。从针头线脑,再到布匹棉被, 还有小玩具服装鞋袜之类的。

相比于王府井第一百货商店,这里卖的东西更乱也更零碎一些。

相比于人潮如织的农贸市场,这里的人流量就要少上不少。但还是挺多的,农贸市场买的东西都是吃的,而这里买的都是用的。

最最关键的是南城杂货市场是有二手回收和二手物品贩卖的。

因为本时空之中,负责计划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是李锐,李锐是反对彻底消灭市民、农民小经济体的。

小微经济的活跃是对大经济环境的补充。李锐一直在坚持保留一部分自耕农,保留一部分小微经济实体。

不要搞全政府经济的大包大揽。很简单一个道理,搞全政府经济的大包大揽,政府其实没有能力把所有经济问题都解决的。

就像是刚刚农贸市场边上的小摊子来说吧,老百姓是这些购买需求的。政府能全解决了?

你连包子店都不许让人开了,老百姓只能去国营包子店吃包子?要是国营包子店的包子不好吃呢?或者是根本买不够呢?

有人要吃茴香包子,有人要吃糖包子,还有人要吃韭菜粉条包子等等等等,一个众口难调就能把国营包子店挤兑的没什么好口碑了。因为你满足不了所有人。而你想要满足所有人,你要付出多大的行政成本?

所以保留一部分的小微经济体,可以在市场上起到对国营经济部门的刺激性。国家只要把控好大的方向,大的工业体系。这些微小民生的问题,由国营部门和老百姓的小微经济体合作解决。这也是鲶鱼效应。只要做好把关和控制,小微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补充手段。

就像是这南城杂货市场,相比于王府井的第一百货,这里就是小微经济的聚集地了。

“我不反对小老百姓做些小生意,毕竟小商贩和小手工业者都属于我们新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小自耕农一样,都属于小资产阶级。而小资产阶级的存在也是我们逐步向共产主义迈进前的重要阶段。”

主席坐在车里看着南城杂货市场,他一边吃着炸糕一边说道:“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小商小贩会不会作出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东西来。我可是知道,原来北京城里流行过一种骗局。在火车站卖便宜的皮包,人一买就上当咯。那根本不是皮的,而是用纸做的。”

“但是纸做的手艺太好了,摸起来看起来都和皮的一样。但是一下雨就坏菜了。当年二三十年代在北京、上海非常流行这种骗局啊。”

纸做的假皮包这种事情,李锐也听说过。还真别说,李锐其实还挺想弄一个的。倒不是为了上当受骗,主要是想见识一下纸做的皮包到底是怎么以假乱真充当真皮皮包卖的的。这是门好手艺啊。

现在纸做的包假装皮包卖是诈骗,但是再过三十年,物资丰富了。到时候纸做的假皮包卖的比真皮包贵可能都很合理,说不定还会有真皮包假装纸皮包卖。

到时候指不定自己还要给纸做皮具申请个非遗什么的。

当然这话李锐现在没有说出来。因为显得太超前了。

所以李锐说道:“这点主席可以放心。因为生产的环节是由国家把控的。我们国家政府在经济行为中主要负责原材料、深加工等。这些杂货市场里是没办法搞假货的。因为现在市面上根本没办法去搞假工厂甚至是假的小作坊也搞不起来。只要把控生产原料和电力用量的去向,其实很容易从源头就遏制住制假问题。”

主席听到这里才比较放心的点头。

这世上很多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只要把控了源头,而且愿意去管事,那么很多坏事是不会发生的。

南城杂货市场里,主席看到有人买了新的棉大衣(军大衣那种款式),这一看就是过冬要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