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号角吹响(第2/2页)
而到了晚上。这些小楼的优越性更是体现的明显许多。首先第1点就是所有楼里面都进行了刮白处理。
这样一来,灯光的漫反射会让室内显得更加亮堂。
彭家村是拉了电线的。53年的那一会儿就已经把电线拉到他们村了。现在村里的农民也习惯使用电灯。
只不过农村的土坯房子,就算点一个电灯也不觉得亮。第一是因为房间过于空旷,很多瓦房是一个长条的形式建造,一家人都睡在里面。客厅卧房全在一起,导致面积过于的大。
让灯光根本没有办法照亮所有地方。
第二则是因为农村的土坯墙在折射。光线上面本来就不太好。白天大太阳照进去,里面都有可能显得昏沉沉的。
这种刮了大白的现代化小楼好的多了。房间面积也小一点,刮白也刮的干净。
都是30瓦的灯泡,许大有家一开灯,那些村民都纷纷惊呼,好像到了白天一样。
而让村里面那些孩童所羡慕的则是许大有家的两个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这在农村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很多农民一直到结婚之前都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
甚至有部分人结婚之后也是住在堂屋里面,最多只是在睡觉的地方拉个帘子。
农村人现在讲不出什么隐私性这样的话题。但是他们潜意识之中是知道有一个自己独立空间有多好。尤其是那些已经到青春期的女生了。她们的意识更加敏感。这些年以来。学校也教了不少的知识,广播电台也传授了很多新的思想。
很多人的思想已经开始提升了,但是物质跟不上,让他们觉得痛苦。而现在许大有他们已经明显的把物质提上来了。
这下子很多人都坐不住了。很多人开始计算家里有多少钱,够不够盖三层楼的,如果盖不了三层楼,看看两层楼能不能将就。
而其他村里面跟着许大有一起出去苏联打工的人则毫不犹豫直接掏钱让他们帮着盖3层楼。
还有的人询问彭家村的建筑队招不招工,他们能不能来这村里干活。
就算是一些比较穷的农村家庭,也会回去精打细算看看能不能把家里所有人的钱都集合起来,先盖一栋楼再说。如果不够,看看能不能和亲戚借一点。
时代的风已经在淮南的水塘吹起了一片微澜。
而这细小的微澜却终将要扩散至全国的大海,形成一股全新的风暴。变革的号角其实在无声无息之间已经被人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