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冲击力(第2/2页)
农村游击队砌房子,经常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老师傅虽然有经验,但是有时候统筹规划根本没有形成一个流程。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那些老师傅们只凭借经验,却没有把经验规划成一个详细的工作流程。所以即便他们经验丰富,但也经常会出现丢三落四做一半忘一半,然后事后找补的情况。
别说这个年代的农村建房队了。就原时空后室的装修队伍。丢三落四,做一半忘一半的事情还少吗。倒霉的都是那一些消费者。
真的能把规划流程记下来,计划一个做成一个核销一个,这已经胜过世间太多太多的建筑队了。
彭家村七栋三层半小楼一起修建,忙而不乱。每天修建的变化都是肉眼可见。
一个月的时间,主体框架和墙面基本上就已经搭建出来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后,二楼墙面也砌墙好。
而与此同时,彭家村的第一窑彩色瓦片也正式烧制成功。明晃晃的橘红色瓦片显得极其的喜庆。
在半个月后,七栋三层半小高层主题基本完工。接下来又是半个月的时间,外立面粉刷,内部粉刷。
接下来就是铺设瓦顶。房间内部早就按照规划预留了一部分插电口和水管口。
按照彭学武的说法,现在农村没有自来水,也没那么多电。但是以后要是有呢?总不能到时候把房子扒开重新弄吧。
至少预留下一些,以后方便使用。
等到再把窗户安装好,瓦片全部铺设好,门在安装好。
里面虽然没有装修,只有简单的水泥地和大白墙。但是当这样的三层小楼真的竖立起来,落在淮南农村的这片土地上时,对于中国农村的冲击力其实不亚于投掷了一枚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