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画饼与发财(第2/2页)

基托夫和格鲁什科夫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壮年男人,一米八几的个头,宽阔挺直的肩膀,大背头发型搭理的一丝不苟。眉毛浓郁,眼神犀利,端庄大气的国字脸。不笑的时候自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威严感。

眼前这人的生理年龄不小了,是男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最平衡的黄金年龄。而这段生理上的黄金期大概将持续二十余年。

但是作为这样一个大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又显得年轻的过分。

格鲁什科夫和基托夫向李锐行礼并握手。他们并不敢因为李锐的年轻而轻慢他。

相反他们很尊重李锐,甚至于他们提出的要求都有些太看得起李锐了。

“只需要两百亿卢布,我们就能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OGAS系统,在未来的十五年里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回报。这份回报将是两百亿卢布的五倍十倍乃至十五倍。而且后续的好处将会多的不得了!“格鲁什科夫的口才确实比基托夫好。

两人在和李锐、钱学森寒暄过后,他们开始介绍OGAS,并且开始为李锐画大饼了。

李锐和钱学森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是相视一笑。

真的是,谁说科学家不会画大饼了?其实钱学森也很会画大饼的。格鲁什科夫也会,只不过画饼的能力比钱学森差一点。

李锐叫停了还在构建美好蓝图,画着巨大馅饼的格鲁什科夫。

“停一停,格鲁什科夫同志。没错,我对OGAS系统确实很感兴趣。但是你们的蓝图过于宏伟,过于伟大了。我们觉得实现起来很困难。”

这不是李锐的推词,而是他和钱学森,以及网咖里一班技术员们好好讨论得出来的结论。

oGAS太过于宏大了,即便是后世的电脑和网络系统都很难完美的运行,怎么可能十五年内就完成呢?

十五年内能完成全国行政财政数据联网这一件事,李锐都能跳起来给两位烧高香了。

只能说,格鲁什科夫要么是个画饼的高手,要么就是他的计算太天真了。

“而且两百亿卢布的资金,我也拿不出来。中国不是苏联,没有那么多的财政预算。很多事情我们是做不到的。”

听到李锐这么说,两位苏联科学家满脸遗憾。

“不过,我们可以试一试。先小规模的推广,来尝试你们说的东西。"李锐看着失望的两名科学家说道:“在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强行摊开这么大的计划,试错成本太大。”

听到李锐这么说,基托夫和格鲁什科夫两人追问到:“怎么推广?”

“选择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开始搞起。“李锐笑着说道。这也是他和钱学森商量许久后得出的结论:

【强行的行政命令推广是很难行的。只有我们内部先搞起,搞出效益,搞出成绩,其他地方自然会有人眼红。只要有人眼红就会有人过来要。所谓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现如今,在新中国搞这个项目有几个优势和几个劣势。劣势是我们基础建设太差,我们项目资金太少,我们相关技术人员有限。】

【但又因为这些劣势,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OGAS包装起来。它完全可以不叫OGAS,换成其他名字。我们因为缺少相关技术人员,所以国内的官员也好、专家也好,对这方面的理解几乎是空白的。】

【只要能打成信息差,让他们自己选择,那就好办多了。孙猴子的金箍可是自己戴上去的。我们需要请君入瓮。】

【至于这钓鱼上饵的料嘛……不是有人说"曙光系"吗?刚好!让我们的"曙光系"发发财咯!】

PS:因为接下来往后写会涉及到OGAS之类的话题,所以国内的官员全都使用本人虚构的不存在的人物,请勿对号入座,如果对号入座也是你们搞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