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可战之兵

“快一点,今天要把这些地里的秧苗都插上,明天还有二十亩地呢!”

阮英在水田里弯腰低头的干活,汗水顺着他的额头砸在田里,汗珠在水田里砸出一圈涟漪。

作为越南共和国(南越)二十三团的一名大头兵,阮英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因为每天的工作就和在老家农村差不多。

只要种种地,空闲的时候养养鸭子和鸡,喂喂猪,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休息了。

根本没有其他老乡说的那么可怕。根本用不着每天拿着刀枪训练一两个小时,还被经常体罚,还有什么老兵把新兵各种

玩弄之类的。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

阮英很感谢自己的连长,把自己掉到广治的边上帮着干农活。这对于自己这个干了十几年农活的农民来说生活可是太容易了。

阮英和他的战友们忙碌了一个上午,终于把今天上午要插秧的土地给弄好了。几十个战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相视一笑。

“这些土地种完了,然后就是那边那块了。种好了,今年又是大丰收啊。"阮英站在田梗上和自己的战友说道。

越南是个好地方,一年三熟。越南多雨林,并且土地也肥沃,即便是没有特别优秀的良种,也能有不错的产量。

一年三熟,甚至是一年四熟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便是亩产赶不上中国那边现在开始搞的精根细作。但是人家比你多熟一次,产量上没有劣势。中国好不容易做到了亩产七八百斤,越南还是亩产四五百斤,但是人家一年收获三次,你气不气。

甚至于南越本身也有很多钾矿、磷矿,所以肥料也有。只要肥料撒的够,他们一亩地的年产甚至可以反超中国辛苦十年搞的那么多科研。

“吃午饭了!吃午饭了!“炊事班的战友用小推车推来两大桶食物,招呼着正在种地的战友们前来吃饭。

刚刚还在田梗边上和战友吹牛打屁的阮英瞬间来了精神。他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宿舍拿了自己的碗筷。然后冲到了小推车前面。

小推车上装了两个大木桶,一个木桶是米饭,另一个木桶里装的是越南特色菜:炒香蕉。

在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有北方的部队到了福建,面对福建人民拥军送来的香蕉不知道是什么,又因为和福建本地人语言不通也不知道该怎么吃,最后全团炊事班长开会决定切片后用辣椒炒着吃。这个故事在中国炊事班圈广为流传。

但是在东南亚这个地区,香蕉真的是炒着吃的。用椰子油和辣椒、柠檬一起炒着吃。香蕉用的是没有成熟的青色芭蕉。这种芭蕉在越南可谓是遍地都是,伸手就能摘到。是越南地区最便宜廉价的食材。

在混合柠檬和辣椒的酸辣来盖过青芭蕉略带的苦涩味道,反而能激发一点点甜味。这种酸辣微甜的炒香蕉是越南人最常吃的东西了。

周围有战友抱怨道:“又是炒香蕉啊?!这个月已经吃了十次了吧。炊事班长能不能换点东西啊。”

“就这么点伙食费,我能怎么办?“炊事班长双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

就在其他战友抱怨的时候,阮英已经打了一大勺子炒香蕉盖在自己的米饭上。然后抱着碗就去田梗边上吃了起来。

辣椒柠檬炒香蕉,阮英吃的嘎嘎香。

正吃着,一名战友也抱着碗来到他的旁边,在他旁边的田梗上一屁股坐了下来。

“连长太抠门了。“这名也是来自农村的战友李明低声的骂到:“简直是最抠门的地主老财。我们乡下的地主老财在插秧的时候还知道给我们饭里加些鱼。”他骂骂咧咧的说道。

越南靠海,拥有狭长的海岸线。虽然陆地上的猪牛羊和禽类肉制品少,但是海鱼是不缺的,而且价格也便宜。一些多刺的小鱼几乎是半卖半送。

李明看着吃的嘎嘎香的阮英,他说道:“你就吃炒香蕉就这么香啊?”

阮英一口咽下香蕉和米饭,他有些噎得慌,随即到田边的小溪趴下喝了口溪水,把米饭和香蕉都咽下去后才说到:“这香蕉和米饭也好吃啊。”

“切。"李明摆摆手:“你这个新兵什么都不懂。咱们二十三团在广治这边有八个连。没有一个连长和咱们连长这么抠门的。诺,你看到了这些田地了吗?“李明手指着田地,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从这儿到那儿全是咱们连长占下来的。咱们全连八十多个兄弟,再加上连长雇佣的本地农民,这些田地扣掉基本开销和打点上官的东西,每年连长最少能落下两万多公斤粮食进口袋。就给咱们兄弟吃这个。你都不知道这些粮食能换成多少好东西。”

说道这里,李明低声的和阮英说道:“你知道这些粮食都去哪儿了吗?”

阮英吃着炒香蕉,摇摇头道:“不知道。”“我和你说,都从髻港往北方大国拉去了。”“北方大国?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