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急匆匆
黄委员的家中,越南的鹰派官员们齐聚一堂。
这些鹰派官员讨论来讨论去,可以走的路其实不多。而且这些鹰派官员内部也是分不同思想的。
有的人是不够聪明,但是爱国心过于爆棚。一心渴望越阐强大起来,成为真正的强国。这种人很爱自己的祖国,但是太
愚蠢。这些人不贪污不受贿,不为自己考虑,但是却会在国家迈向深渊的时候猛踩油门,还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这些人很容易成为愚蠢的卖国贼。他们自觉的爱国的行动却会把国家推向无底深渊。
而另一种则更简单一些,那就是他们个人的权利欲望太大了。现在的越南,很多地方都有中国的影子。导致了他们的权力变小了,可控制范围也变小了。
就像是元时空之中中国接受了苏联的全盘援助的后果一样:全盘苏化。
现在越南不是全盘苏化,而是全盘中化。
就以胡南汉、李高等人希望进入的橡胶厂为例子。建设这个橡胶厂,工人数在四百人左右。起中三百人在越南本地招聘,剩下一百人由中国调派来技术员在这工作。
中国来的技术员自然是工厂的骨干。那些在厂里工作的越南人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国技术员的影响。所谓上行下效,对于那些越南工人来说,这些来自中国的技术员就算是【上】了。他们很容易模仿中国技术员的各方各面。
而这还仅仅只是工厂内的事情罢了。
在扩展来说,一个橡胶工厂,需要电力吧?电力要从发电厂来,但是越南能建发电厂吗?不能,越南没这个实力独自建设发电厂。
那发电厂是不是也要中国人来帮着建设?好了,中国派人来帮着一起建设发电厂了。常见的热力发电要燃料吧,不管是石油还是煤炭,总要用铁路运输吧。
铁路规划怎么办?越南人会吗?答案是不会。
那还能怎么办?中国来帮着规划铁道、交通,而城市是要依附在这些主要交通干线上才能发展的,越南没本钱搞重复性建设。
那么好了,城市的规划也一并变成中国帮着搞了。
把这些都弄好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不,还没呢。橡胶厂要生产,生产需要原材料。橡胶林种植在哪,怎么种植才能工业生产最大化。这些越南依旧是不会的,依旧是中国来帮着指导。
这样一来,从上到下,越南各个环节都是中国深度介入。要说越南没有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全盘中化代表着越南从基础到中高层都会培养出一批唯中国论的人。
而且越南现在的情况和中国在元时空全盘苏化的情况还不太同。
中苏之间毕竟人种不同,文化不同,即便是全盘苏化,底层民众的接受度也和越南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越南是正经的汉文化圈的国家,就像是朝鲜和日本一样。而它的体量又比日本、朝鲜小得多。但是和中国的距离又近的多。
现在的情况就是越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变成中国的样子。越南高层在搞去汉字化,但是河内市在内的一众越南大城市里,汉字却越来越多。
街道有汉字,商店里的商品有汉字,一手的教材也是汉字。
这让很多越南高层忧心忡忡。
但是忧心忡忡也就是一部分越南高层。其实大多数底层老百姓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甚至于像是胡南汉和李高等人在确定被录用后,都高高兴兴的去橡胶厂上班去了。
那些帮着建筑橡胶厂的越南本地建筑工人现在正在给橡胶厂收收尾,还有厂区外的路要修整一下,仓库和露天仓库要搞一下。
他们在做最后收尾的工作时,看着那些其他的越南人进入工厂,穿上橡胶厂的制服之后,他们的眼神都充满了一种艳羡的神情。
“可惜啊,咱们的学历不够。就连干活都只能干些基础的活。你看建这个橡胶厂,一些高温高压的容器都是那些中国工人做的。他们穿的更有精神,干活也更有精神。"有一名工人羡慕的说道。
“那是因为人家吃的也好,穿的也好,听说那些工人还每天都能上扫盲班。在工厂、工地里,能一直学到初中的文化呢。"另一人说道。
“要是以后越南能和中国一样就好了。”
“那就要靠中国的老大哥带着我们一起发展了。只要不打仗,我们在发展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孩子就能过上好的日子,到我们退休的时候,我们也能享受一下好生活了。”
这些越南的建筑工人说说笑笑的。
虽然很羡慕能进工厂的那些人,但是他们也没有抱怨什么。因为社会在发展,他们相信日子会一天天的好起来的。
今天添一床竹席,下个月加几件衣服,年底存钱买一台电扇。日子不就这样慢慢的支棱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