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产阶级与站在一起(第2/2页)

毕业于剑桥大学,并且也有过三年新闻从业经验的路易斯女士想了想后说道:“不管是极左还是极右,都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并且要拥有极强的执行力才能够维持下去的。大多数看上去是左翼或者右翼的人士,其实本质上都是中间的骑墙派。他们不过是在左翼或者右翼中获得了好处,然后站在了那一边。但本质上是不会变的。”

贝尔主编听到自己妻子的话之后,猛的拍了拍巴掌:“没错,这就是我的想法。我们两个在这件事上不谋而合。这个世上没有那么多左翼,也没有那么多右翼,大多数人的政治倾向是模糊且不确定的。谁给他们吃的,他们就跟谁走。尤其在英国。”

“英国拥有大量稳定的中等收入,中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于他们一边要忍受着大资本阶级的剥削。让他们的中产阶级无法向上更前一步。所以他们支持左翼的革命。以此来对抗,来自于大资本阶级的剥削。”

“但同时他们又害怕轰轰烈烈的左翼革命浪潮,真正成为一股庞大的势力对国内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革命。因为他们无法确定左翼革命之后,他们能否保证自己现有的中产生活。所以他们又会帮助大资本阶级抗衡左翼革命。帮助资本家打击工人学生知识分子群体。”

“这些中产阶级大多集中在大学教授群体,工厂中高级技师群体,生意上算不错的个体业主和小工厂主,以及公司里的中层以及部分高层领导。他们一边害怕左翼浪潮革命会把他们的命也革了。一边又害怕右翼的大资本阶级把他们剥削的倒退回到无产阶级。”

“这帮人才是英国现在的主要民族主体。也是英国现在的主要矛盾问题的爆处。所以他们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向左。如果说英国是一辆正在行驶的双层巴士的话。那么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他们想的都是如何从司机那里拿到方向盘。但是他们却忘记了车上的乘客。”

“他们可以抢到方向盘,但是这一车的乘客只要向左或者是向右往那一站就会改变整个车的重心。所以我现在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和他们站在一起。”

贝尔·格莱德这些年可是下了相当的功夫。做了英国各阶级现状的分析调查。

英国没有那么多的无产阶级生存的土壤。即便工厂里面掌握权威的也是各个中高级技工。而一旦在工厂中掌握了中高级的技术,就必然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进入中产阶级。同时又因为他们的技术权威,导致了他们在工厂里在工人之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不仅是工厂如此,学校也是如此,公司也是如此。

贝尔很透彻的知道现在是什么让英国如此的分裂。让英国的政治上下之间割裂的很。政府向往左的时候,会有一股无形的力让他向右。政府想向右的时候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它向左。

路易斯女士听到了丈夫如此说,忍不住点头赞许:“没错,我觉得你说的很对。这个也确实是现在英国的主要问题。也是英国各阶级的现状。英国是不可能出现革命的,同时这些人也不允许大资本阶级过度壮大。”

“但是这不影响这群骑墙派的人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听着妻子的话,贝尔说道:“中产阶级有其固有的软弱性。那就是安于现状的不可改变。任何对现有平衡的破坏,都会造成他们的反弹。这也是为什么丘吉尔上任都已经第二个任期了,依旧没有达成他承诺的让英国复兴的目的。”

“我要做的事情和丘吉尔可不一样。想让这群软弱的中产阶级拥护我的主张。其实也不是很难。只要能够确保他们能够维持现在的生活那就好。”

“所以你打算怎么做?"路易斯看着丈夫,这一刻她觉得贝尔很迷人。就因为他现在这样运筹帷幄,信心十足的模样。

“孤立主义,游离于世界岛之外,重商主义。美国想要我们当传声筒和桥梁。这就是让我们的把宝全部压在美国一方。这已经违背了很多中产阶级的模糊的政治倾向。所以我们应该两头下注。一套是美国,另一套是苏联。”

“我不是丘吉尔,我没有超级大国的包袱。我也不和他们谈任何大英帝国的复兴。我只谈他们明天早上依旧能够吃到煎蛋和培根。我已经和许多人谈好了,大家都一致同意我的提议。”

“什么提议?”

“建立以香港为核心的世界港。加强对中苏的贸易额度。冷战?无所谓。英国只需要站在赢家的那一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