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斗智斗勇

四班班长庞中华站在据点的高地上,手心湿漉漉的汗水仿佛是他内心焦虑的写照。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远方的山地,那里有一群印度士兵正在有条不紊地前进。根据庞中华的估计,这些士兵至少有一两百人,很可能是一个满编的连队。

相比之下,庞中华手中掌握的兵力显得捉襟见肘。他所在的四班原本负责的是修建据点这样的后勤任务,全班仅有十名战士(包括班长庞中华)。而现在,这个刚刚竣工的据点竟然成了他们与敌军对峙的前线阵地。庞中华不禁感叹,这无疑是一场不期而遇的考验。

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是,上级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分。在考虑到中印摩擦升级后,他们不仅迅速命令庞中华等人修建据点,还为这些防守班组配备了班用机枪和榴弹枪等重型武器。这些武器的存在,让庞中华和他的战士们有了一丝底气。

这个底气倒不是说完全战胜印度士兵。而是能依靠这些武器来迟滞印度兵的攻势。

“印度人的武器装备比我们差。”庞中华观察着越来越近的印度兵,他对着班里的战士说道。

“之前几次对峙,我们都见过了。印度士兵中大量装备了李恩菲尔德和美军的M1加兰德。德最近来的印军的装备比较好,有装备了汤姆逊冲锋枪的。连长去团部开会,听说是印度人可能是得到了美国人的补给。”

“不知道他们手上有没有美国佬的勃朗宁重机枪。要是有那个东西的话,那么一定要小心。一旦发现勃朗宁重机枪的发射点,那就要优先消灭!”

“还有,榴弹枪和重机枪是我们的主要火力。要记得交替输出,尽可能保持火力的连续性。”

庞中华有条不紊的下达着作战指令。四班的全体战士都做好了准备,每个人的目光中都闪烁着坚毅。

这是必死之战了(在四班的战士看来就是如此,就算印度人全都拿的都是一战的步枪,但是他们二十倍于自己的数量,自己等人能做的事情就是在死前多杀几个够本,战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四班的战士们也不顾及什么了。

重机枪手听完命令后直接开骂:“操你祖宗的印度鬼,来啊!爷爷让你们好看!”

四班的战士们或多或少都有被这个情绪感染。大家坚守好岗位,等待着最后的战斗。

而在他们对面,印度的连长拉杰西则是信心满满。他之前可是让下面的士兵故意和这边的中国士兵发生摩擦对峙。

这让他搞清楚了这边中国士兵的配置情况,估计也就是十个人左右。这可是个很好捏的软柿子啊,自己一个满编的连,一冲之下,对方不就完蛋了?

拉杰西信心满满。他听说了之前有印度军队被西藏边民击败的事情,但是他对此嗤之以鼻。因为自己的部队和那些山地边军可不一样。

自己带的部队可是自己的“部族亲信”!

什么叫“部族亲信”?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印度奇葩的军队制度了。因为印度陈芝麻烂谷子一样烂糟糟的权力架构,导致印度军队在底子上就有问题。

其中有一项非常有问题的架构就在于,如果你在军队有熟人(一个位高权重的将军,或者是一个掌握了某个邦军队实权的校官)。那么你可以通过熟人和军部打招呼,让军部给一种类似于【委任状】的东西。(注:这种事情基本上发生在印度独立前后,为了快速收拢土邦里有实际权力的掌控者,印度政府用这种方式承认他们的权力,并且给他们正式编制,但是这种胡乱开口子导致大量流氓地痞黑帮一跃成为印度权力人物的事情也成为了印度发展的阻碍。)

这种【委任状】当年中华民国没少发。比如说收编土匪的时候就是丢一个【委任状】过去,然后让土匪成了国民革命军了。

这玩意儿在中国古代的称呼叫做【告身】,现在叫任命状。

只要有了这个东西,你在拉起一支队伍,而且确保你能掌握的了这支队伍,养得活这支队伍。那么恭喜你,你能拉多少人,你就是多大的官。

能拉一两百人,你就是连长。能拉三五百人,你就是营长。能拉一千人,你就是团长了!

这种拉起来的部队,要么特别能打,要么特别拉跨。

拉杰西觉得自己的队伍就是特别能打的那种。因为他选的可都是族里最强的勇士,各个悍勇的很。

他来打中国就是为了建功立业的。因为军部在私底下说了,打中国这件事各凭本事。能咬下多少肉,就有多少肉归自己。打下来的土地越多,他们的好处就越大。

如果打下来的土地够多,以后成立新的邦,直接成为邦里的显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个阵地只有十个人,不要拖拖拉拉的。一口气冲上去,拿下阵地,深入中国。上级可是要求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占领整个西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