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析利害(第2/3页)
杨静跟在自己身边学了一年了,算是学了一些,但是还不够。
刚刚看着杨静就觉得她可能要说些大道理。这工作可不是这么做滴。
彭学武呵呵笑道:“咋的,杨支书。不喜欢吃糖果还是不喜欢嗑瓜子啊?来来来,那个彭三,过来帮杨支书把吃的喝的都撤了。”
彭三也不知道是聪明还是傻,反正就直愣愣的过来,要撤掉四条村杨支书面前的点心和茶水。
“彭学武,你干嘛呢!“真要给杨支书把东西撒了,他可舍不得。瓜子花生也就算了,十颗水果糖呢。带回去够逗自己的一对孙子孙女了。
“老杨支书,你看,你还是舍不得不是。"彭学武哈哈一笑: "彭三,回来。让你撤你就真撤啊,一点没有眼力见。“彭学武顺手拍了一下彭三的脑瓜。
彭三不满的嘟囔道:“是你让撤的啊。”
“去去去。“彭学武嫌弃的让彭三去给大家伙添水去。
“彭学武,你现在是彭家村有钱了,故意逗我们乐子是吧。你是显摆你们有钱是吧?!”杨支书不满的哼哼道。
彭学武呵呵一笑:“老杨支书,这你可就冤枉我了。我问问在座的各位啊,咱们彭家村为什么就比周围你们的村子有钱了?”
彭学武这话问的就有点欠打。这十里八村的村干部们各个盯着他,有些关系好的已经直接开骂了。
“彭学武,你个王八蛋,你是明知故问是吧。
“你要是想听人怎么夸你,你换个地儿去。你们村民夸你不少了,县长也夸你。还要咱们夸你?你亏不亏心啊!我们这些村干部和你在一起算是倒了霉了。 "一名村干部说道。
“本来大家都差不多。别人不说,我老张也算是努力想办法让村里过好日子的。动员大家修水渠,搞水库,弄水浇地。也想办法弄化肥,大家一起管理。本来村里日子势头不错的,吃喝都是每年上升。但是和你彭家村一比,我就成窝囊废了!
彭学武听到这些人的话,他更是哈哈大笑:“你们啊,我就知道你们不甘心。就看着我彭家村赚钱,你们赚的不够,你们知道为啥不?就是因为仅仅依靠农业,咱们想要富裕是办不到的。”
彭学武看了眼杨静后,开始慢慢引入这次会议的重点。
有其他村干部道:“瞎扯淡。咱们农民不靠农业靠啥?都几千年了,农民都是靠土地吃饭。你们村养猪、养鸡、养兔子赚钱,不是农业是啥?
彭学武伸出一只手: "诶,你还真说错了。这些养殖场还真不是单纯的农业。咱们杨村长说了,这属于农业工业化。不是单门小户的小农经济,和几千年来的那一套不一样。而且我说了你们还别不高兴,养猪这个东西我们彭家村还要做大,现在是大几百头,以后就是大几千头。以后让整个淮南都吃我们彭家村的猪肉!”
江佳奇摇摇头道:“彭支书,你这话说的太大了。你还是先别吹牛,先说说你们把我们叫来到底是干嘛的吧。”
看着把大家伙的注意力都勾了上来,彭学武对杨静点了点头。杨静站起来说道:“其实大家应该也都清楚,国家都说了。无农业不稳,无工商不富。”
“自从咱们开始搞生产大队,统一开始搞生产之后, 大家有没有觉得其实劳动力有些过剩了?”
听着杨静的话,周围的村干部们都点了点头。
其实自从搞集中公社制度之后,这一点就很明显。因为集体分工干活和个人单打独斗干活的效率完全是两码事。
其实农活很吃时节,农忙的时候确实很忙。但是农闲的时候也确实很闲。闲下来的时候又不能创造多余的价值。有一点见识,愿意多听一些广播学习的村干部都意识到了这点。
大量空闲劳动力闲置在农村是一种浪费。
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浪费,也是对村民自身的一种浪费。集中力量一起做事,明明三十个人就可以做完,但是因为劳动力多,就变成五十个人一起做。
这样一来难免有人会偷懒。因为劳动力有盈余,有人少干一点也没人发现。
而且其他村又不像彭家村一样有其他产业安置劳动力。
公社组建起来,剩余劳动力除了修水库、修路之外其实并没与太大用处。
这其实是现在新中国发展的重要瓶颈。
国家一边希望解放农村劳动力进城,但同时城里的工作岗位增加速度又不够快不够多。即便是本时空之中增加的工作岗位已经很多了,很多城市出现了用工荒开始下乡找农民进城工作。
在工厂接受培训后成为一名工人。
但是这个数量依旧不够多。因为新中国现在六亿人口中,有四亿多的农民。农民占据中国人口数量的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