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2/2页)

好了,事已至此还能吃饭吗?

反正现在大家都没心情吃了,随便对付一口吧。李锐开始疯狂摇人。

在外工作、驻场的大佬们都被摇回来了。

钱学森、陆光达、钱三强、钱伟长等等。

所有人都在基地里围着于敏搞出来的模型算。反复验证,反复算。开会开了三天,在多次核算之下众人得出了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

“呵行!”

当李锐将这个消息提交到中央的时候,刚刚从苏联访问回来的主席都坐不住了。

“好啊!好啊!”他笑得很高兴,很大声。语气之中有说不出的兴奋。

“我们中国要有自己的大国利器。我们有武器,不一定是要打别人,更是为了别人不来打我们。”

“嗯。“李锐点点头道:“现在氢弹的理论研究已经突破,那么接下来实际生产也要开始启动了。”

“根据基地里的科学家们的估算,如果我们一切顺利的话,应该能赶在我们第一颗人造卫星 上天的时候核爆成功!

主席点点头:“告诉我们的科学家们,放手去做吧。我在苏联看到了斯大林同志,他的情况比外界想的更差。他的左手连握刀切牛肉都是困难了。”

“他和莫洛托夫同志的交接班也就是在这一年时间内的事情了 ,最晚不会超过两年。斯大林同志的身体已经无法在承担苏联领袖的职务了。如果他能卸下担子,好好养一养身体,说不定会好不少。”

"新上任的莫洛托夫同志是个相对古板的人。苏联向东的力量会在这两年内回缩。不仅仅是他们对东扩的力量,同时也有他们对我们的保护和支援也会回缩。我们要靠我们自己了。”

这确实是一个挑战。苏联不打算东扩了,自然也不会平白的再给东边的中国提供超出预算的支援和保护了。

苏联把东边的共产运动让出来给中国处理,那么中国自然要自己负责起自己的安全。总不会既要要又还要吧,苏联的斯大林又林不傻。

“如此说来,苏联向东的力量收缩,我们会有保护真空期?“李锐道。

“是的,这对我们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我们需要尽可能整合我们手上的力量。先想办法将东北亚中朝日三国的力量整合起来。”

“今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啊。”主席语气意有所指。

1956年,注定多事。

苏联权力更迭。

已经战云密布苏伊士运河。

还有中日朝三国一体化。